浅议双语教学在《国际法》课程中应用

浅议双语教学在《国际法》课程中应用

ID:33712170

大小:56.4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8

浅议双语教学在《国际法》课程中应用_第1页
浅议双语教学在《国际法》课程中应用_第2页
浅议双语教学在《国际法》课程中应用_第3页
浅议双语教学在《国际法》课程中应用_第4页
浅议双语教学在《国际法》课程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双语教学在《国际法》课程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双语教学在《国际法》课程中应用【摘要】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国际法》课程中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力图找到解决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双语教学国际法问题措施一、对于双语教学的界定双语的英文是“B订ingual”。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Apersonwhoknowsandusestwolanguageso目前,国内外对于"双语教学”的概念存在很多分歧,基于我国双语教学的实

2、际情况,笔者认为,国际法中的双语教学可以界定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中文和英文穿插讲授,并使用中英文考查考核的教学模式。二、《国际法》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评价体系不同,课程设置迥异在我国,国际法课程的双语教学还属于探索期和试验期,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只在高校开设双语课程的比例上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对于双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认定等内容缺乏相应的规范,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在国际法双语教学中的做法大相径庭。以课程设置为例,在开课时间上,有的高校安排在本科一、二年级,有的安排在三、四年级。在先修课程上,有

3、的提前开设专业英语,有的没有安排。在语言使用上,有的实行全英文教学、考核,有的实行中英文对照教学、考核,有的实行中文教学、英文考核。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体系和规范化标准,国际法双语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二)教材种类繁杂,选择存在两难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教学环节的核心。由于我国国际法双语教学起步晚、发展慢,相关教材也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教材体系。总的来说,国内高校在教材选择上存在两种趋势。第一种是主张选择原版英文教材。目前,在市面上能够购买到的国际法的原版教材只有美国学者托马斯•伯根特尔(ThomasBue

4、rgenthal)和肖恩•D•墨菲(SeanD.Murphy)合著的《国际公法》。使用原版的英语教材无疑对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理解国外法律制度的精髓有益。但是由于原版教材内容繁多,且篇章体例和中文教材有很大不同,部分内容系统性、针对性不强,既不利于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整体国际法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第二种是主张选择中文统编教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其翻译成英文教学。这种方式固然是顾及到了学生的本土化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但是,由于师资条件的限制,专业法律教师很难完成庞大的翻译任务,学生在了解“本土化

5、”知识结构的时候,学到的英语也被“本土化”了。(三)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双语教学需要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无疑对任课教师和听课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新型的法律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法、模拟庭审法、辩论法等,由于受到外语水平的限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这使得很多双语课教师大多只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交流不畅,既影响教师的授课效果,又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传统应试教育模式造成很多本科学生的“高分低能”。他们可以顺利地通过大学英语考试,但口语表达和听

6、力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学生在双语课程中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做翻译工作,使得原本应当以专业知识为主的课程变成了学习英语的课程,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仅使学生感到疲累,而且也打击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三、《国际法》双语教学问题解决的建议(一)建立国际法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统一的评价体系对于规范国际法双语课程,促进双语课程建设意义重大。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制定相关标准,如双语教学目标、教师资格认定、教学的评价、学时分配、讲授方法、考核评估办法等。笔者所在学校就此方面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制定

7、了如《双语示范课程评价标准体系》《本科双语教学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当然,在所有评价指标中,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最基础和最关键的因素。国际法双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设定为帮助学生用英语学习国际法知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法律问题、表述思想而最终获得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能力。这要求双语教师明确"专业是目标,语言是手段”的理念,并在授课过程中把握好英语使用的环节和比例。(二)使用合适的国际法双语教材在综合考虑学生外语水平和购买能力的基础上,笔者选择的教材是吴刚编著的英文版《国际法》,它属于中英文编写的教材,但又和传统的

8、中英文对照教材不同,全书正文为英文,只是对重点词汇和部分案例进行了注解。其优点是内容简洁、语言通俗,很适合法学专业学生阅读。但其编写于2006年,部分内容比较陈旧,专业性不强,不合适法学专业学生深度学习。笔者深深感受到国际法双语课程急需一本可以兼顾中文教材篇章体例和英语文风的优秀教材,这需要中外学者共同努力。(三)强化国际法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提高双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