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

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

ID:33720944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8

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_第1页
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_第2页
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主讲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院内感染高危区,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25%,胎龄越小或出生体重越低,感染的发生率越高。因为新生儿免疫功能尚不成熟,使新生儿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期主要发病和死亡原因。中大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设有NICU,每年新生儿科均收治大量高危产妇娩下的或从外院转来的高危患儿,我们通过加强院内感染控制的管理,使医院感染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加强护理是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1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因素1.1新生儿本身的因素新生儿普遍易感,尤其是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其对感染的高度易

2、感性主要是由于免疫功能发育不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未成熟的皮肤屏障是细菌进入体内导致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另外吞噬细胞功能不足,所以其细胞内的杀毒作用减弱,免疫球蛋白系统不能通过胎盘,特别是分泌型IgA缺乏,新生儿易患呼吸道和肠道感染性疾病。1.2医护人员因素  通过医务人员污染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是新生儿感染另一个重要途径,医务人员手上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为20~30%,由于空气很少传播革兰阴性菌,通过接触传播是很重要的途径。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低、不严格执行洗手制度、缺乏合适的洗手设备、工作紧张没有时间洗手和对生物安全性的随意态度、共用擦手巾等均是院内感染的人为

3、因素1.3侵入性操作因素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侵入性操作有很大关系,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患病新生儿常常需要侵入性器械的使用如气管插管、静脉插管、导尿、气管内插管,这些器械为微生物侵入机体提供了途径,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危险性。1.4环境因素1.4.1建筑布局不合理 新生儿病房建筑布局不符合医院感染的要求,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病房不通风透气,室内墙壁天花板有裂缝、地面不防滑、不便于清洗消毒,床与床之间间隔小,造成易感人群的高度密集。1.4.2空气不洁净 空气污染是造成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病房的医护人员每日查房、交接班、各种检查治疗等,人员行走带动气流

4、,或使用风扇致使许多附着在尘埃和飞沫中的病原微生物随空气流动飞扬,而造成空气污染。1.4.3医疗用品消毒不严 室内的医疗器械和某些固定装置如导管、插管、雾化器、暖箱、蓝光箱、治疗车、婴儿床及空调机以及生活用品如奶具、沐浴用具、包裹婴儿用物等的污染均是发生感染的途径。2管理措施2.1加强管理管理层重视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关键,本医院管理层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纳入医院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医院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其所属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制定专门的控制和预防计划,组织各科室相关骨干,形成医院感染监控网络和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使

5、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走向全面监控、科学管理的轨道。2.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制定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工作制度、探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保洁措施、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及新生儿院内感染控制评分标准等系列规章制度。感染科专职人员每月对其进行检查评分,科室每月自查2次,形成“标准、考核、奖惩”三位一体。2.3病区硬件建设到位  在布局上,新生儿床与床之间应保持1米的间距,设普通新生儿室、隔离室、办公室、治疗室、配奶室、新生儿沐浴室、母婴哺乳室、出入院处置室、杂用室、储藏室、工作人员沐浴更衣室、值班室等。在区分管理上,非限制区,在最外侧,包括母亲哺乳室、出入院处置室、工作人员沐浴更

6、衣室、值班室、杂用间。半限制区,在中间,包括办公室、治疗室、配奶间。限制区在最内侧,包括各类新生儿室、新生儿沐浴室。各区应有门隔开,标志明显。2.4加强护理管理措施2.4.1建立护理消毒隔离常规及质量标准 各类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法及对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的具体要求。制定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图,做到各项操作规范化,以保证消毒措施的实施。2.4.2加强业务培训 制定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利用岗前培训、定期培训,规范化培训内容,对各级医护人员进行院感染相关知识特别是消毒灭菌技术培训,牢固树立消毒隔离观念,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常规。对各级监控员、卫生员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

7、短期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知识。2.4.3建立信息反馈制度 科室监控员发现院感染病例要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感控科专职护士定期下病房巡视,以便掌握新的动态。科室监控员每月定期不定期对本科室的院感染工作进行检查,护理部定期与不定期组织消毒隔离的检查,检查制度落实情况,特别是寻找薄弱环节,及时反馈,以制订措施,限期改正,保证终末消毒的质量,将消毒隔离质量归入护理达标考核内容中。2.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2.5.1认真做好室内清洁卫生 各种医疗器械、如导管、插管、雾化器、暖箱、蓝光箱、红外线抢救台等的消毒必须规范,凡常与病人接触的物品,如听诊器、血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