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设计色彩在现代陶艺装饰艺术中应用

论设计色彩在现代陶艺装饰艺术中应用

ID:33722340

大小:55.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8

论设计色彩在现代陶艺装饰艺术中应用_第1页
论设计色彩在现代陶艺装饰艺术中应用_第2页
论设计色彩在现代陶艺装饰艺术中应用_第3页
论设计色彩在现代陶艺装饰艺术中应用_第4页
论设计色彩在现代陶艺装饰艺术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设计色彩在现代陶艺装饰艺术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设计色彩在现代陶艺装饰艺术中应用一、引语不管什么时代,色彩在艺术领域中都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正是由于创作者对色彩的理解不同,把握和运用也各有偏重,才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佳作。试想如果没有色彩的映衬和对照,再伟大的作品也将黯然失色,艺术的价值也受到破坏。陶瓷是中国名片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有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陶瓷色彩装饰艺术也在时间的变迁,艺术家不停的探索中逐渐成熟,多样。从最初的单色釉装饰,到青花釉里红、青花瓷、古彩瓷,新彩瓷等多种丰富的陶艺装饰。这些无比斑斓的色彩被赋予最张扬和

2、最具生命力的表现力,对于现代陶瓷艺术来说,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二、民俗色彩结构特点民俗色彩指的是在中国传统生活中形成了主流色彩体系,民俗色彩是劳动群体为主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我们民族特有的心理、哲学、感情,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积淀,具有深刻的内在涵义。色彩的审美不是单一存在的,它受到观念、哲学、伦理等的影响,受到历史时期特定的审美约束。中国传统民俗色彩具有较强的饱和度,如红、蓝、黄、白等色彩,能够使然感到豁达和愉快的风格。传统陶艺装饰色彩表现形式较为单纯,质地纯净,是民俗色彩中最为重要的色彩特征。

3、如民间流传的红要红的艳,白要白的纯,绿要绿的鲜;紫是骨头绿是筋,加配红黄色更新等口诀,都能很好地反映民俗色彩强对比,高纯度的用色理念。这种色彩设计可以使陶艺装饰色彩更为和谐醒目。伊顿的《色彩艺术》中说:“对比效果及分类是研究色彩美学的一个恰当出发点。”人们喜欢色彩,一般喜欢有纯度,不同纯度的色彩对比,以满足不同人对于审美的要求。有歌诀:黄马紫鞍配、红马绿鞍配、黄身紫花、绿眉红嘴等。都是人们对于色彩对比的基本认识与总结。山西凤翔泥塑在整体的色彩调配中,红上加绿,黄中有红,红蓝相间,一种喜悅的色彩油然

4、而生。这种色彩的搭配,醒目而简明,浓艳不失和谐,以自然为依托又超然于自然。三、现代陶艺中民俗色彩的应用中国传统美学讲究“声无一听,物无一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和“美色不同面,悲音不共声”等多元艺术性。艺术多元的特点促使中国陶艺需要向世界各地不同表示形式的艺术寻找新的灵感。民俗色彩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俗、野、土、粗的风格特色,真、全、健、艳的表现内容,加上寓情于物,都充分反映了道学和儒家美学特征。现代陶艺有其丰富的语言和特有的宽容性,具体表现在陶瓷艺术家对民俗色彩充分把握的基础上,经过理性思辨与感性冲

5、动的过程,经由陶艺装饰对民俗美学意境进行再加工,使其得到进步和再生,以现代陶艺的内涵来实现传统形式再生。(一)红绿搭配的启示现代色彩学表面,绿色和红色在色盘上为180%,属于互补色。在现代色彩的运用中,最强烈的对比形式莫过于补色。阿恩海姆在作品《艺术与视知觉》中指出,当我们长时间看一片红色,再将视角转向一片白色时,看的颜色却是绿色,并不是事实上的白色。所以,我们把长时间看某种色彩后产生的幻觉色彩,称为心理补色。当代色彩领域最为出色的教授之一伊顿解释说:“视力需要对应的补色来对色彩进行平衡处理,如果

6、没有补色的出现,视觉会自动补充这种补色。”[3]互补色的规则是色彩的和谐布局,若遵从这个规则将会在视觉中建立精神的平衡。传统民间艺人对于艺术缺少科学的指导,但对色彩有着非常强烈的本能意识,在大量对比色彩的运用中,体现出对于补色的经验感知。如红配绿,一块玉。红衬绿,看不足等口诀,红绿色彩经常被搭配交替使用,形成鲜明的色彩感(如图1、图2)。在现代陶艺装饰创作中,很多人指关注色彩本身的特点,而将艺术家赋予陶艺色彩特殊的情感象征忽视掉,如果我们能将二者相互结合,一起表现,一定能丰富陶艺装饰创作的内涵。如

7、下面两图运用了红绿两色的互补关系,营造出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生动丰富了红绿两色的内涵,创造红绿相映的和谐情境。(二)红青搭配启示青色在中国古代有着非常显赫的地位,位居五色之首,象征着大气和庄重,在中国文化中也象征着生命的含义,是春天的代表。在中国传统艺术中,青花瓷、蓝印花布等品种都选用青色作为染色,这表明中国传统视觉艺术偏向于青色。和青色一样,红色在中国的地位也非常特殊,红色反映出一种红火、热烈的心理特征,象征着喜庆和吉祥、新婚、寿辰、店铺开张等都离不开红色。青色作为理性冷静的代表,和红色有着截然

8、不同内涵,和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形成了人们审视万物的色感基础。釉里红和青花展示在同一陶艺装饰品上,白底蓝花红花相映,显得更加艳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现代釉里红的品质,烧纸后更加娇艳,且在红中含有丰富的变化。将其和青花一起使用,流光溢彩、飘逸变化的红色和青色相互对照,映衬,产生动静相宜,冷暖呼应的效果,不但突出了青花的典雅,又展现出釉里红的艳丽多变。正如下图周国政老师的两幅作品(如图3、图4),猫头鹰和龙世界,充分汲取了民间青花的奔放笔意、率真个性,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