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微带天线的研究

小型微带天线的研究

ID:33726333

大小:2.53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2-28

小型微带天线的研究_第1页
小型微带天线的研究_第2页
小型微带天线的研究_第3页
小型微带天线的研究_第4页
小型微带天线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型微带天线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宁波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433MHz小型微带天线的研究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学院开题日期第1章文献综述433MHz小型微带天线的研究1.1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设备开始朝着小型化、宽频段方向发展,具有轻、薄、短、小等特性的宽带无线产品将成为今后的主流。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门户,将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传统的偶极子天线尽管具有较好的传输特性,但其尺寸规格已无法适应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微带天线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容易制造并且可以直接和射频微波电路集成,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己成为天线研究中的热门主题之一。1.2国内外

2、研究现状1887年著名物理学家赫兹设计并制造出第一对天线,从那以后在缩小天线的几何尺寸上,人们有着持续而浓厚的兴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降低高度和约束尺寸的天线得到了发展。自那时以来,对缩小天线的尺寸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上世纪60年代,在工程应用中,对天线提出的要求有:1)飞机天线——较低的空气阻力;2)车辆天线——隐蔽性和机动性;3)雷达天线——减小平台的反射;以上的要求都与缩小天线的尺寸有关,于是各式各样的专用小辐射器应运而生。上世纪70年代,由于集成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趋于小型化,此时天线便成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最笨重的部件。于是,

3、匹配技术和自谐振技术得到了发展,这两种技术不但缩小了天线的尺寸,而且不影响天线的带宽和效率。值得一提的是,缩小了天线的尺寸,会引起天线的某种或某些性能的下降。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天线具体的工作情况,不能一味地追求小型化,而忽略了天线其他重要的性能。上世纪80年代,将天线合成到无线通信设备内部成为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建议,并且在一些无线接收设备中得以实现。上世纪90年代至今,无线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传统的天线已经跟不上无线电子设备的小型化的步伐。微带天线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天线。和常用的微波天线相比,它有如下一些优点:体积小,重量轻

4、,低剖面,能与载体共形,制造简单,成本低;电气上的特点是能得到单方向的宽瓣方向图,最大辐射方向在平面的法线方向,易于和微带线路集成,易于实现线极化或圆极化。相同结构的微带天线可以组成微带天线阵,以获得更高的增益和更大的带宽。因此微带天线得到愈来愈广泛的重视。微带天线分为三大类:微带帖片天线,微带缝天线,微带行波天线。此外,微带贴片天线是指谐振式微带贴片天线。这种天线最大的特点是效率高,但阻抗频带较窄。微带缝天线的带宽比微带贴片天线要宽,特别是宽矩形缝。但此天线在要求单方向辐射时,厚度比贴片天线要大。另外,分析和设计这种天线要比贴片式天线困难些,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微带行波

5、天线可以获得比较大的带宽,但这种天线的效率较低,并且在分析方法上还不很成熟,因此其应用范围不很广泛。微带贴片天线以其相对效率高,分析方法成熟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这种天线的带宽较窄,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目前,微带天线小型化技术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条件还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微带天线的发展。微带天线尺寸的减小通常引起天线性能的下降。比如天线的带宽会减小,天线的表面波会增加,天线的增益会降低等等。在微带天线设计的仿真领域中,开法了很多商业电磁仿真软件,比如HFSS,ADS,CST等等。这些软件应其友好的图形界面、丰富的参数转换和图表输出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天线设计的效率,缩

6、减了天线开发的周期。在微带天线的实际应用中,小型化微带天线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个人通讯系统(PCS)、无线局域网络(WLAN)、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射频识别系统(RFID)等领域中。1.3宽带微带天线天线的各项电参数,包括:输入阻抗、天线方向图、天线增益、极化特性和波束宽度等,都与频率有关,是针对某一工作频率而设计的。当天线的工作频率偏离设计频率时,天线的各项电参数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如:输入阻抗和极化特性变差,主瓣宽度增大,旁瓣电平增高,增益系数降低等。在实际应用中,天线并非工作在一个固定的频率点,而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当工作频率发生变化时,天线的相关电参数不超过规定的

7、范围,这一频率范围称为频带宽度,简称天线的带宽。天线带宽的定义有两类:绝对带宽和相对带宽。绝对带宽的定义为:(1.1)其中,和分别为-10dB点的最高和最低截止频率。相对带宽有多种表示方法,在通信领域常用的相对带宽指系统绝对带宽与中频之比。中频表示系统的工作频段,它是高、低截止频率的算术平均值,即:(1.2)相对带宽定义为:(1.3)这一定义常用在窄带通信和雷达系统中。另外一种常用的相对带宽表示方法为高低端频率比,即:(1.4)这一表示方法常用于宽带通信领域中。一般而言,相对带宽<1%的为窄带;1%<相对带宽<20%的称为宽带;相对带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