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试》

教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试》

ID:33728561

大小:83.8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8

教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试》_第1页
教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试》_第2页
教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试》_第3页
教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试》_第4页
教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复习提纲目录1、什么是积极心理学?2、积极心理学主要有哪些研究内容?3、简述生活满意点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启示。4、简述主观幸福感的特点。5、简述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三大生活领域。6、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解释职业幸福感的层次。7、幸福教师的共同之处有哪些?8、人们对幸福的认识有哪些认识误区?9、处于沉浸体验之中的人会有哪些感受?10、简述习得性无力感的表现。11、简述习得性无力感产生的原因。12、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13、根据合理情绪疗法,人的情绪困扰与人的哪些心理特性有关?14、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

2、论。15、简述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特征和层次。16、简述引起自我效能感变化的四种信息源。17、自我效能感的功能有哪些方面?18、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包括哪些过程?19、榜样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20、为什么说同伴榜样影响更大?21、自我效能感对教师的影响。22、从影响因素入手如何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23、情绪智力及其对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4、简述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的含义。25、职业倦怠的概念、指标及表现?26、人有哪些不合理信念?其特征是什么?27、阐述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步骤——ABCDE模型。28、按照要求练习感恩行为策略,写下练习后的感受

3、。29、请根据“汉堡模型”结合实例分析,人的活动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活动与幸福有什么联系?30、结合教师工作实际谈谈焦虑、抑郁、愤怒情绪的识别与调节。91、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于20世纪末提出的新的研究取向。它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美德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

4、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  2、积极心理学主要有哪些研究内容?  (1)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  (2)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研究积极人格。  (3)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  3、简述生活满意点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启示。  生活满意点指的是一个人生活满意的基准线。  生活满意点理论认为:  第一,不同的人生活满意基准线也不同。  第二,生活满意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第三,个体的生活满意点会随个体生活体验而发生变化。  第四,人在经历了一个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后,他的生活满意点在相关事件过去

5、四周之后就会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生活满意点水平,但这个恢复的生活满意点还是与原来的生活满意点有一定的差异。  启示:当我们选择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经历过的一切时,我们就能相应地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将逐渐成为我们生活满意点的一部分;而它被整合到我们的生活满意点之后,反过来就会使我们更满意地对待现在和将来的生活。  4、简述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无论一个人对幸福的含义有着什么样的理解,他都会对自身生活产生幸福或不幸福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其整体生活状态的判断,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主观性。主观幸

6、福感存在于个体的经验之中,依赖于个体内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第二,整体性。幸福感不是源自个体对某个生活领的狭隘评估,而是包括个体对其生活状态的整体评价。第三,两维性。幸福感的一个维度是积极情感体验,别一个是消极情感体验。5、简述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三大生活领域。  (1)家庭领域  家庭是个体生活领域中最稳定而且互动最为频繁的一部分,因此对于个人幸福感有重大影响。家庭因素中,夫妻关系、子女发展、生活风格、家庭事件等内容都影响个体的幸福感。9  (2)交往领域  友谊属于个体生活领域中的社会支持成分,能够让人在困难中获得支持,在悲伤时获

7、得安慰,在休闲时获得愉快。友谊所衍生的归属感和团结精神让人感到被信任和充实,幸福的人几乎都拥有团结他人的天赋。  (3)工作领域成年人每天至少有8小时以上的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因此工作是人们生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工作中体验到的职业幸福感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6、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解释职业幸福感的层次。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从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为此,人们的工作动机也可以划分为从低到高的三个层次:把职业当做谋生的手段,把职业当做获得尊严的手段

8、,把职业当做获得幸福的手段。7、幸福教师的共同之处有哪些?(1)对工作性质的爱:爱教育幸福的教师把自己的工作看做是一种快乐。(2)对工作对象的爱:爱学生幸福的教师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