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2)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2)

ID:33730576

大小:9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28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2)_第1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2)_第2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2)_第3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2)_第4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2)_第5页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第一章1、病害三角:寄主、病原物与外界环境条件三个基本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们之间的这种三元关系称为病害三角。 2、根据病原对园林植物病害进行分类有什么优点? 答:可以指示病害的病因、它们可能的发展和传播模式及控制措施。 3、什么是坏死型症状?有无病症? 答:坏死型症状表现为分解性的组织病变,即病原物将植物细胞壁或中胶层、细胞内含物分解和破坏,表现出局部或全部组织坏死。     症状:枝(叶)枯、斑点和斑块、溃疡、腐烂、腐朽、顶枯或梢枯、水啧、焦灼、穿孔、枯萎、猝倒。 植物病害: 当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鲜活产品在贮藏、运

2、输过程中,由于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利的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使它的生长和发育受到显著的阻碍。整个植株、器官、组织和局部细胞生理紊乱、解剖结构破坏、形态特征改变,导致生长不良、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病状:发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发生的病变特征称为病状(寄主植物不正常现象)。 增生型:植物感病部分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细胞核组织过度生长。包括:肿瘤、疮痂、丛枝、叶卷曲、愈伤组织、流胶和流脂。 减生型:抑制性组织病变,即感病不为数目减少,体积缩小,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足。包括:黄化、花叶和斑驳、矮缩、簇生。 病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发病

3、部位上产生的繁殖体和营养体等结构称为病症。 营养体:菌丝体、菌膜、根状菌索、菌核、植物体、藻体 繁殖体: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孢子堆、子座、伞菌、木腐菌、果实病害产物:气味、菌脓第二章1. 真菌的营养体和繁殖体是什么?简述作用和类型 真菌是一类有真正细胞核的异养生物,它的营养体常是丝状分支的菌丝体.繁殖的基本单位是孢子。菌丝体是真菌获得养分的结构。繁殖体是真菌数量不断扩大,繁殖的基础。 2. 简述病毒引起病害的特点、主要类型、传播方式等。   植物病毒是一种严格的细胞内专性寄生物;有特殊的繁殖方式,为复制增殖。植物收病毒感染后,常常表现出一些减

4、生型症状。有病状,无病症,症状有:(1)花叶和碎锦、(2)畸形、(3)生长停止、(4)坏死、症状以叶片和幼嫩的枝梢表现最明显。病株常从个别分枝或植株顶端开始,逐渐扩展到植物其他部位。病毒侵入植物时,必须要求在植物的体表上有一个轻微的伤口。植物病毒在田间由各种介体传播。有昆虫、螨类、线虫、和真菌,昆虫是最主要的传播介体。非介体指机械传播、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花粉和种子传播等 3. 简述真菌病害的特点、主要类型、传播方式等。 真菌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它们主要借助风、雨、昆虫或花卉的种苗传播,通过花卉植物表皮的气孔、皮孔等自然孔口和各种伤口侵入体内

5、,也可直接侵入无伤表皮,在生病部位上表现出白粉、锈粉、煤污、斑点、腐烂、枯萎、畸形等症状。4.简述植物病原细菌病害的特点、主要类型、传播方式等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的单细胞生物。细菌的繁殖为二均裂方式。植物病原细菌可以引起坏死性的斑点和腐烂、萎蔫和肿瘤等症状。细菌引起的坏死性斑点症状往往在病害初期表现为水浸状的半透明斑,在坏死斑的周围一般形成黄色晕圈,这是细菌性斑点病的标志。 细菌一般从植物的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植物。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其枝干、芽鳞等均能作为细菌越冬的场所,病残体是许多细菌病害的重要侵染来源。雨水是植物病原细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另外可

6、以通过介体传播。 5.简述植原体病害的特点、主要类型、传播方式等。 植原体属于元和生物界的软壁菌门。为单细胞生物。病害表现症状多为丛枝、萎缩现象。在自然界主要是通过叶蝉、飞虱、蝽等刺吸式口器昆虫传播。 第三章(1)病害循环: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 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  (2)病原物的初侵染: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到新生长的植株体上, 所引起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次侵染或初侵染       病原物的再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完成侵染过程,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 经再次传播、侵染、发病,

7、称为再次侵染或再侵染  (3)病程:病害的发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当植物遭受到病原物侵袭和不适宜环境因素影响后, 首先表现为正常的生理功能失调, 继而出现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的各种不正常变化, 使生长发育受到阻碍, 这种逐渐加深和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病程)。 (4)接触期:从孢子同寄主接触到孢子开始萌发为止的阶段。  (5)侵入期:指病原物从侵入到建立寄生关系的阶段。 (6)潜育期:指病原物侵入后和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阶段。  (7)发病期:指表现症状开始到症状停止发展为止的阶段。 (8)专性寄生物:该类病原物又被称为严格寄生

8、物或绝对寄生物,寄生能力最强,它们只能从活的有机体吸收营养,因而又被称为活体寄生物 (9)兼性寄生物:该类病原物又被称为弱寄生物,其寄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