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笔触在现代绘画中的应用

线形笔触在现代绘画中的应用

ID:33732423

大小:363.5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8

线形笔触在现代绘画中的应用_第1页
线形笔触在现代绘画中的应用_第2页
线形笔触在现代绘画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线形笔触在现代绘画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魏惠东——线形笔触在现代绘画中的应用峦延伸,大面积的天空规整的线形笔触围绕星星旋转,给人以憧憬的诗意和力量。仰望星空的夜晚,窥见深埋灵魂深处的悸动,追随旋转扭动的线形笔触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凡高充满音符般的线形笔触完全是发自内心,随精神力量爆发、宣泄、释放的。线形在连接点和面的过程中,构建出形态各异、万象百千的的画面结构,而线形笔触的导向、密度、隐喻始终影响和决定着画面形式,以及画面的空间、张力和精神内涵。第三章:线形笔触与画面形式的关系“凡是内在需要的,发源于心灵的,就是美的。”“西方绘画从具像走向抽象是因为有感于形式的

2、实用性目的对审美的干扰,因此而要尽可能的排除形式与外部物质对象的联系,从而强化内在精神世界的功能。”⑤线形笔触纯粹的形式符号是内在心灵世界最恰当的图象表达,它促成了画面抽象形式的产生,以及品格的再造和深化。线形笔触的不断叠加、重复形成的力量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传统绘画的一种否定和抗争。德库宁指出:“一个画家必须经常摧毁绘画(塞尚摧毁了它;毕加索用立体主义摧毁了它;之后波洛克摧毁了它,他打碎了我们关于绘画的全部观念),然后才可能再次出现新的绘画。”⑥德库宁对传统进行了抗争,他用解剖的碎片、几何形的并置,随意松散的笔法,一遍一遍不断的画线条形成多层次重叠的空间。

3、1950年创作的《挖掘》(图9)由丰富的线形笔触状厚底痕迹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解剖碎片遍布整个构图。他让线形笔触的痕迹充溢在画面每个可利用的空间,层层堆砌出一种极端线形的密度,造成“满幅”的视觉效果。线形的层叠拥挤形成无限向内收缩的力量,让人躁动、荒谬、愤怒,却又无可奈何。《挖掘》抛开传统的透视空间用线形笔触来经营画面,这是平面性的反复叠加,是随着时空交错的日常生活经验的心象图。他与同时代艺术家波洛克的作品共同创造了一种时代扁平的画面形式,肯定了绘画空间的平面性。波洛克相较于德库宁有相同之处,但他形成的空间张力是无限向外扩展延伸的。波洛克把点和线形泼溅式滴洒

4、的技法发挥到极致,并分解开空间中的物体原象,把传统图象的焦点平面化分散,从而造成一种同样“满幅”流淌的构图。在其构图中,平面肌理那种看似自然亲密无限密集的感觉性创造了浩瀚、搏动的周遭,充满视觉张力。画面消除了所有隐性符号,只剩留“自然”滴洒流溢的线形笔触。一次又一次的滴淌,就像不断进行的自我救赎的过程,因此作品的核心来自于最直接的、内省的心灵探索,而不是来自外部世界,这与六祖慧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禅宗要义遥向呼应。正如他说的“我更加随心所欲。我感到更近,更加成为绘画的一部分……我更喜欢棍子、泥铲、刮刀和滴洒的液体颜料或掺有沙子、碎玻璃和其

5、他异物的厚厚的颜料。当我处在我的绘画中,我没意识到我在做什么。只有在熟悉一段时期后,我才看到我刚刚做的是什么……绘画拥有了它自己的生命。我尽力让它产生出来。”进入作品的里面,与它的生命融为一体,这是人与自然的融合,物我外化的合一精神。而线形笔触促进的画面形式是物我外化精神的外延和载体。5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魏惠东——线形笔触在现代绘画中的应用线性笔触在达比埃斯的作品中是另外一种镜像。《阶级》(图10)和《书——墙》(图11)聚集了许多他以往常用的绘画元素和符号,看似随意挥洒的线形笔触在画面里穿透深层空间,显现荒凉、不安定的玄秘气息。石版画《报纸上的

6、影像拼图》(图12)中旧报纸上简练概括的红与黑两色的线形笔触组合的色块,穿越时空式的相互交错如利剑般直插观者的灵魂。泼洒的痕迹、强烈的象征符号渗透进被压迫的内心,鞭鞑沉默的深层困惑,让人无所适从。法国当代艺术史家吕姆指出:“达比埃斯的艺术探向一个有机的、无定型的、暖味和未曾臻达的世界,用一种得自中国或日本传统的单纯肢体之表达方式,运用大量粗糙物质强烈表现力量……”⑦因此在线形不断运动、不断抗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力量和视觉效果,对画面形式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它是画面形式风格化的外在延伸和继续。第四章:线形符号在现代绘画以及自己创作中运用约翰

7、·拉塞尔在《现代艺术的意义》中提到:“当艺术更新的时候,我们也必须随之而更新。我们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一种休戚相关之感,有一种与之分享和被强化的精神力量,这正是人生所应贡献于时代的最令人满意的东西。”⑧艺术本身就是否定之否定螺旋向前发展的过程,在这样的进程中事物本身就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新生活、新观念、新思潮、新科技都在相互影响。把目光聚焦于任何一个细点小节,把它放大,甚至达到极致就会产生另样的属性和风格。在绘画不断否定不断摧毁的过程中线性笔触显现出潜在的不可复加的本质,对艺术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方法论视角。立体主义受塞尚影响,却又在影响着之后的艺术走向,线形

8、笔触的外形也成了其表象特征,其代表性的艺术家们不断追求碎裂、解析、重构的艺术形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