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突骨折致颞下颌关节强直相关问题探析

髁突骨折致颞下颌关节强直相关问题探析

ID:33740509

大小:63.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8

髁突骨折致颞下颌关节强直相关问题探析_第1页
髁突骨折致颞下颌关节强直相关问题探析_第2页
髁突骨折致颞下颌关节强直相关问题探析_第3页
髁突骨折致颞下颌关节强直相关问题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髁突骨折致颞下颌关节强直相关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髒突骨折致颖下颌关节强直相关问题探析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29关键词課突骨折颖下颌关节强直相关问题颖下颌关节强直(TMJA)是課突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1],近年来,随着交通的发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髙,车辆进入家庭,车辆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交通事故的发生越来越多,課突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多[2],创伤已经成为导致TMJA主要致病原因[3],为探讨課突骨折致颖下颌关节强直相关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有关文献报道进行阐述如下。課突骨折继发TMJA机制骨折愈合是

2、一个复杂的过程,課突骨折后关节表面的凝胶样物质被破坏,表现为关节窝表面粗糙,纤维层充血、水原纤维组织进入骨组织,参与骨折的修复,损伤的细胞加速凋亡[4],一些炎症细胞核炎症因子也加速凋亡,由于骨折造成血液循环较差,软骨内缺乏血运,凋亡的细胞及凋亡的产物如钙盐、焦磷酸盐等不能及时清除,沉积于软骨内造成软骨骨化,造成髒突软骨基质各成分持续性失衡,最终造成基质崩解,促进骨强直的发生。肿及断裂,软骨和其下的骨小梁、骨髓腔暴露,这样一些胶颖下颌关节强直的临床病因临床上常见的TMJA患者,原因可能有:①囊内骨折被

3、漏诊,由于TMJA常因额部外伤间接引起,故对有硕部外伤的患者,需检查双侧TMJA;②诊断后常主张保守治疗,直至强直发生;③临床表现不严重,被患者和家长忽视[5]。结合临床经验和其他学者的临床研究,囊内骨折继发创伤性TMJA有以下相关因素:①囊内骨折后移位:临床上发现,B型和M型骨折与TMJA关系密切,骨折移位越明显,继发TMJA的概率越大。有资料显示[6],囊内纵形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是最容易导致TMJA的类型。有资料显示通过对TMJA手术前、后CT和术中探查发现[7],TMJA患者均为囊内横断骨折,骨折

4、块向前内移位。②关节盘移位:骨折发生后,伴随着骨折块的移动和翼外肌的牵拉,关节盘常向前、内移位,盘后区也被动拉长甚至撕裂;关节盘失去其作为課突和关节窝之间的屏障作用。术中常发现前、内移位且结构较完整的关节盘,而强直则发生在关节盘缺失的位置。另外强直的发生还可能与基因调节的改变有关。治疗措施在任何条件下囊内骨折都是手术治疗的禁忌症,保守治疗适用于绝大部分的囊内骨折,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应尽量避免手术。然而在临床上,囊内骨折保守治疗后常常继发TMJA[8]o对囊内骨折保守治疗的预后作了评估,随访患者22周

5、后发现,B型和M型囊内骨折保守治疗后升支垂直高度较对侧降低了13%,課突呈现明显的畸形。他们认为,在此两类囊内骨折的治疗中,保守治疗存在不足之处。随着对创伤性TMJA认识的深入和坚固内固定技术的进步,囊内骨折的手术适应证逐渐增宽,一些学者开始选择开放性手术治疗。因此系统研究髒突骨折继发颖下颌关节强直的发病过程,并揭示其发生机制对对关节强直的发生和发展进行预防性和控制性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ChauveauC,DevedjianJC,BlaryMCetal.Geneexpressioninhu

6、manosteoblasticcelIsfromnormalandheterotopicossification.ExpMolPathol,2004,76(1):37.2MatsuuraH,MiyamotoH,OgiNetal.Theeffectofgaparthroplastyontemporomandibularjointankylosis:Anexperimentalstudy.IntJOralMaxillofacSurg,2001,30(5):431.3NortjeCJ,HarrisAM,La

7、ckovicKP,etal.Aprospectiveradiologicalanalysisoffragmentdisplacementinfracturesofthemandibularcondyle:Evaluationof96consecutivecases.SADJ,2002,57(3):85.4OztanHY,UlusalBG,AytemizC・Theroleoftraumaontemporomandibu1arjointankylosisandmandibulargrowthretarda

8、tion:anexperimentalstudy.JCraniofaciSurg,2004,15(2):274.5MiyamotoH,KuritaK,OgiN,etal.IntJOralMaxi-llofacSurg,2000,29(4):290-295.1MiyamotoH,KuritaK,OgiN,etal.OralSurgOralMedOralPatholOralRadiolEndod,1999,88(2):151-158.2MiyamotoH,K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