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针结合头体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眼针结合头体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ID:33751972

大小:6.15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2-28

眼针结合头体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_第1页
眼针结合头体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_第2页
眼针结合头体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_第3页
眼针结合头体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_第4页
眼针结合头体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眼针结合头体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致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广州中医药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

2、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塑麴论文导师签名日期:锄t昨朔L加中文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眼针结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观察其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为缺血性中风治疗提高疗效,加速康复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分成眼体针刺组(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对照组),治疗组以眼针结合针刺治疗患者,以单纯采用标准头皮针和体针为对照,并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指数),运动功能(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指数)评分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症状评分等进行客观评价,从而

3、探讨眼针结合针刺治疗该病的临床价值。全部病例均来源于香港邹连允中医诊所,确诊为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共60例,病例收集时间为2013年3月一2014年1月。眼体针刺组(治疗组):采用眼针结合标准头皮针和体针的方法,眼针取穴:主穴取上焦区、下焦区,肝阳暴亢型加肝区、肾区;风痰阻络型加脾区、肝区;痰热腑实型加脾区、胃区;气虚血瘀型加心区、脾区;阴虚风动型加肝区、肾区。操作方法是选巾0.30x13mm环球牌一次性不锈钢毫针,在选好的经穴区内,以针柄按压作记号,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嘱其自然闭目。先以左手拇食指压住眼球并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在距眶缘2mm处,轻轻滑皮刺入,多取平刺和斜刺

4、,出针时要缓慢且需用干棉球按压针眼处约1分钟左右,防止出血。标准头皮针取穴:国际标准头皮针运动区:定位为从前神聪穴至悬厘穴的连线,将全线分为五等分。上1/5治疗对侧下肢的瘫痪,疼痛:中2/5治疗上肢瘫痪和躯干:下2/5治疗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头面部病证,本次研究选取上1/5和中2/5两段运动线区。操作方法是用快速进针法,首先分开施针部位头发,暴露头皮,用一手拇,食指尖部捏住针体距针尖2am左右部位,沿刺激区的方向,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为5—10cm,手腕背屈使针尖距进针点为10—20cm。然后手腕突然往腹侧屈曲,使针尖冲刺头皮下或肌层均可,

5、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25mE,每隔10分钟以平补平泻手法分别行捻转和提插手法各1次。体针取穴:内关,极泉,尺泽,委中,足三里,阴陵泉:肝阳暴亢:加取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取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取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加取气海,血海。阴虚风动:加取太溪,风池。操作方法是选中0.30x40mm环球牌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75%酒精皮肤常规消毒后进针,各穴行平补平泻手法,眼体针全部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传统针刺组对照组:采用标准头皮针和体针治疗,取穴,操作和疗程同治疗组。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共观察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

6、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2-75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32天。对照组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8-72岁,病程最短9天,最长42天。性别采用X2检验,显示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O.05)。年龄和病程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显示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O.05)。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各项基本资料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组样本来自同一总体,可以进行同步研究。2.两组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指数)评分和疗效的变化两组治疗前评分经t检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

7、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经t检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