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ck开题报告

tpack开题报告

ID:33753320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8

tpack开题报告_第1页
tpack开题报告_第2页
tpack开题报告_第3页
tpack开题报告_第4页
tpack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tpack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呼伦贝尔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_____TPACK视野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与对策__专业________教育技术学姓名____陈静学号___2010191240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郭松22013年12月19日...TPACK视野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与对策一、选题意思1.理论意义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教育环境的技术化程度不断提高,教师必须将新技术纳入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之中,才能胜任现代教育环境下的教学工作。然而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始终是一个劣构的问题,针对此问题,Mishrap和Koehler

2、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这一教师知识的框架,成为教师教育和教育技术领域的热点话。在我国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自始,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正式拉开帷幕。2.现实意义尽管TPACK对教师的整合理念有相当的冲击作用,但如果它只停留在理念上,而不能对具体的课程整

3、合实践给予指导,那么,它最终也只能成为学术论文上的一堆名词、概念,以及在实践中一句漂亮的口号而已,无法对国内课程整合的发展产生长久的影响。因此,TPACK必须走出象牙塔,走向各大高校进行实践。  本研究在系统梳理教师PCK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己有TPACK的相关研究,以呼伦贝尔学院教师TPACK调查问卷为基础,对一线教师TPACK进行调查,一方面有利于TPACK概念的理解,能够进一步充实TPACK构成的研究。另一方面,在我国,以TPACK为框架深入实践研究一线教师技术整合的知识状况,将为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合理推进和有效实施提供策略依据。二、论文综

4、述1.理论渊源及演进过程从所周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由早期的计算机辅助发展而来。自1959年美国IBM公司研究出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以来,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在发达国家大体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这种方式应用于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第二个阶段:CAL(Computer-assisted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这种方式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应用。第三个阶段:ITCI(InformationTechnologyandCurricu

5、lum)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为国际教育界非常关注、非常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也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以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主要模式。...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成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根本措。根据目前我们所查阅到的文献资料,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第一阶段——WebQuest(基于网络的探究)阶段(大致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3年);第二阶段——TELS(运

6、用技术加强理科学习)阶段(大致从2003年至2008);第三阶段——TPACK(由“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这三者整合而成的一种新知识)阶段(大致从2008年至今)[1]。2.国外现状研究的综述通过制定培养策略和创新培养方法,以提高在职教师的TPACK水平。Jang, SyhJong(2010)通过探寻电子白板的应用与教师TPACK水平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基于电子白板应用的同侪互助模式,以提高在职教师的TPACK水平;Chen,Ching-Huei(2011)通过一个基于任务的学习管理系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经实验研究发现,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师对技术

7、的理解和在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用应用技术的信心,进而使教师的TPACK水平大幅提高。基于TPACK框架的教师培养研究。该部分研究的研究对象包括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利用TPACK框架制定相应的教师培养模式与策略。Peeraer, Jef(2012)基于TPAK框架开设了一个为期三年的越南语教师的教师培训计划,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实验数据,最终发现,参与基于TPACK框架设立相关课程学习的实验组,在实际教学中利用技术的能力要明显高于控制组。Holmes(2009)通过对13名职前高中数学教师参与教师培训活动的跟踪研究,相关研究分

8、析以TPACK理论框架为指导,发现职前数学教师可以有效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于数学课程教学中,提高自己的TP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