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木寨饮水工程设计说明书

沙木寨饮水工程设计说明书

ID:33755774

大小:223.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2-28

沙木寨饮水工程设计说明书_第1页
沙木寨饮水工程设计说明书_第2页
沙木寨饮水工程设计说明书_第3页
沙木寨饮水工程设计说明书_第4页
沙木寨饮水工程设计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沙木寨饮水工程设计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综合说明1.1基本情况1.1.1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定南乡乐芒村饮水安全工程位于贵定县南部定南乡境内,工程覆盖乐芒村的沙木寨(1个自然村寨)及林场(含2个自然村寨、青舟园公墓,下同),共计解决230户,940人及550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沙木寨解决180户,720人,400头大牲畜;林场解决50户,220人,150头大牲畜。定南乡辖6个行政村,108个村民组,全乡总面积85km2,人口14131人,少数民族占53%,现有耕地面积11463亩,其中水田面积4893亩,旱地面积6570亩,人均耕地面积0.81亩,森林覆盖率51.6%。2006年度全镇粮食总产量5158吨,

2、人均持粮365kg,财政收入272万元,人均收入1394元。矿产有重金石、大理石、煤矿,全乡以粮油生产加工为经济支柱。乐芒村的沙木寨距定南乡政府0.5km,林场的两个自然村寨距定南乡政府3公里,村民均以布依族、苗族居住为主,粮食作物以稻谷、玉米为主,经济收入主要以喂养牲畜和外出务工为主。1.1.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根据水利部《饮水安全规划工作大纲》的要求,我县在2004年底进行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时,对当地的饮水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为沙木寨及林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不足30L,3人力取水往返距离达2km,每年到枯水期自流取水缺水时间达五个月之久。为此,根据农村饮水安全评价

3、四项指标,对沙木寨及林场的饮水现状评估总体结论为饮水不安全。饮水不安全问题不但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且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农忙费时费力,特别是现在青壮年劳力的外出,饮水的不安全问题给老弱病残的农户带来了严重生活不便。因此,解决当地的饮水安全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1.2勘测设计任务1.2.1勘测设计过程根据省、州的要求,我县把解决定南乡沙木寨及林场的饮水问题列为定南乡饮水安全工程。本次设计是受贵定县水利局委托,根据黔南州水利局2005年9月1日召开的关于饮水安全实施方案会议进行的,在勘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工程区附近可作饮用水源的地方作了详细的调查。由于两个自然村寨

4、间距离较远(3km),经与乐芒村委研究,分别选用两个水源,三个高位水池(其中沙木寨1个,林场2个)分别供水。沙木寨水源选在距村寨1.5km的响水岩一溶洞中,水源为泉水。林场水源选在磨刀石,水源也为泉水,距村寨2km,公墓4.5km。在勘测过程中,得到当地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积极听取受益群众意见,并进行了多个水源点的勘测、选择,前后经历10余天,完成了本设计的外业工作。31.2.2工程设计及实施方案根据《贵定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报告》,解决乐芒村的沙木寨及林场饮水不安全的工程措施均是寻找好水源,建集中式供水工程。因此,在经过仔细的勘测比较后,分别选用两个水源作两寨的

5、集中式供水,即分别建一个水源点集水池和一个(或两个)高位调节水池的总体设计方案。具体设计方案为:在沙木寨水源点建一口集水池,并在集水池内沉沙过滤后,经PE塑管将水压至高位调节水池。然后从高位水池处经PE塑料管供水主管及配水管网将水送入各用水户。沙木寨取水集水池容积为5m3,底板高程为1075.0m,高位调节池底板容积30m3,高程为1050.0m,引水主管为Φ63PE塑管,长1500m,配水主管为Φ75PE塑管700m,Φ32PE塑管500m;林场(含公墓)取水集水池容积为5m3,底板高程为1220.0m,两个高位调节池容积分别为10m3、30m3,底板高程分别为1170.0

6、m、1155.0m,引水主管采用Φ32PE塑管,长6500m,配水主管采用Φ40PE塑管1200m,Φ32PE塑管长1100m。工程投资计划为:工程总投资29.58万元,其中中央补助23.50万元,占总投资的79.45%,其余6.08万元,由受益农户自筹或以劳抵资。工程施工步骤为:受益自然村寨及公墓供水同时进行施工,首先建水源点集水池,然后安装引水主管至高位调节池处,以便施工用水。再建高位调节池,最后安装配水主管和入户管。31.3工程自然条件1.3.1气象水文工程所在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由于低纬度高海拔,故有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湿润气候特征,其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

7、量充沛,无霜期长,多阴少日照,湿度大,立体气候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5℃,最冷一月份平均气温为4.5℃,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4℃,极端最低,最高气温分别为-8.7℃(1920年1月6日)和(1998年5月16日),无霜期235—364天,多年平均无霜期287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143mm。汛期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7%以上,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日照1025小时。1.3.2工程地质工程区属浅切割低山地貌,溶蚀类的峰丛浅洼、溶蚀-侵蚀、剥蚀的间列式脊峰洼地和溶蚀、侵蚀类地貌,地势南高北低。区域地层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