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

ID:33758609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8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_第1页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_第2页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维特根斯坦——现代西方哲学的集成者——读《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所感怀着高度的敬仰之情,我拜读了张汝伦教授的《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通读全篇,对西方哲学的历史、派系、演进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各大哲学家的思想却是似懂非懂。他们的思想各有特点,不全相同,又不是完全的对立;既是晚辈对前人的继承,又有对前辈勇敢的批判,其中,我对于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和观点的印象尤为深刻,他也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上最具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因此,对于维特根斯坦在现代西方哲学上的地位也是众说纷纭。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存在着英美的经验论传统和欧洲大陆的唯理论传统的对立,前者以培根、霍布斯、洛克

2、、休谟、蜜尔、皮尔土、詹姆斯等人为代表,后者以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康德、谢林、费希特、黑格尔等人为代表。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在经验论与唯理论这两种哲学思潮的对立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英美的科学主义思潮与欧洲大陆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对立,前者以英美的分析哲学为代表,后者以欧洲大陆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流派为代表。诚然,这种划分只是粗略的、相对的。在20世纪上半叶,这两大哲学传统的对立情绪比较强烈,不同传统的哲学家往往彼此轻视、互不来往,从卡尔纳普和海德格尔的相互评论中可以看出这种对立情绪。到20世纪下半叶,这种对立情绪逐渐有所缓和,开始

3、相互交往,甚至吸取对方的部分观点。有一些哲学家,如罗蒂、阿佩尔、福莱斯达尔等人,十分强调这两大哲学传统的共同之处,力求把它们融为一体。在这种形势下,维特根斯坦被一些西方哲学家看做这两大哲学传统的融合者,认为他的哲学思想中既含有科学主义的观点,又含有人本主义的观点。他们把维特根斯担的观点与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如叔本华、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的观点进行比较研究,力图找出他们的共同之处,以论证他们关于维特根斯坦是这两大哲学传统的融合者的论点。由于维特根斯担在分析哲学创建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他的前期著作对逻辑实证主义发生了深刻影响,他的后期著作

4、对日常语言学派发生了深刻影响,因此过去国内外许多哲学家都把他看做分析哲学的创建者之一,或者看做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诚然,维特根斯担在分析哲学创建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过,这种看法忽视了他的思想中也有许多观点不属于科学主义而属于人本主义这个客观事实。目前国内外许多哲学家把他看做西方两大哲学传统的融合者之一,这种看法纠正了他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地位。粗略说来,他在语言哲学方面的观点,特别是在《逻辑哲学论》中表述的观点,基本上属于以弗雷德、罗素等人为代表的科学主义传统。他在《哲学研究》等后期著作中表述的观点虽然背弃了罗素等人主张的传统观点,而与日常学派

5、的观点相一致,但仍然属于科学主义传统。与此相对立,他在文化哲学方面的观点则基本上属于人本主义传统。例如,他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与斯宾格勒的观点相一致,他对宗教的看法显然受到克尔凯郭托尔斯泰等人的影响,他对义务论的看法受到叔本华的影响,如此等等。在心理学哲学和数学哲学这两个方面,他的某些观点倾向于科学主义,另一些观点又倾向于人本主义。例如,在心理学哲学中,他关于感觉的某些观点与詹姆斯的观点相接近;他对理解和解释的看法又与某些释义学家的看法相似。在数学哲学中,在数学的问题上,他对于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和形式主义这三个流派,既没有有全盘肯定,也没有全盘否定,

6、而是在某些观点上赞同其中某个流派的观点,在另一些观点上又赞同另一个流派的观点。总之,从以上四个方面的考察中,可以看出他的某些观点属于或是倾向于人本主义传统。从他的个人经历看来,维特根斯担一生六十余年中,有四十年左右生活在欧洲大陆,有二十年左右生活在英国。具体说来,从1889年诞生之日起到1929年共有四十年左右生活在奥地利和德国,期间有5年在英国求学。从1929年至1951年去世,绝大部分生活在英国,共约二十年左右,期间他到奥地利、挪威、爱尔兰和美国等地住过短暂时期。这就是说,在他一生中,几乎各有一半时间生活于欧洲大陆文化传统和英美文化传统之中,

7、这种经历为他接受这两个文化传统的影响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就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渊源而言,据他的友人冯赖特介绍,在古典哲学家中间,维特根斯坦对柏拉图甚为看重,他对其友人鲁里说过:“柏拉图的《泰阿泰德》这篇对话中所讨论的问题相同于我目前所论述的问题。”在现代科学主义传统的哲学家中间,他在青年时期接受弗雷格和罗素的深刻影响,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弗雷格和罗素是两位对现代逻辑的创立和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是在弗雷格的概念实在论的影响下抛弃他早年所持的某些唯心论的观点。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的前方中明确声明:“我只想提到,对我的思想的激

8、励大多得之于弗雷格的伟著和我的朋友罗素先生的著作。”除弗雷格和罗素之外,维特根斯坦也在较小程度上接受他的导师和朋友摩尔的影响,比如对日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