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ID:33781525

大小:346.6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1

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_第1页
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_第2页
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_第3页
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_第4页
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济评论2010年第4期ECONOMICREVIEWNo.42010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3魏下海摘要:针对大多数经验文献往往忽视区域间的空间相关性容易导致研究结论缺乏解释力的事实,本文采用较为前沿的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中国29个省区1991-2006年间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群特征,绝大部分省区位于高-高和低-低类型区;(2)城市化作为综合反映基础设施发展状况的指标,有效地促进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实现收益递增效应和经济增长;(3)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区域间的空间距离,降低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

2、促进区域间经济往来,实现经济增长。关键词:基础设施经济增长空间溢出空间计量模型一、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一场由农村到城市的全面经济改革,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林毅夫等,1999)。资料显示,1978-2008年的30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超过9%,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0%的速度,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由原来的第10位上升到第3位。①中国经济增长之谜引发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主流研究文献多是从要素投入(克鲁格曼,1999;张军,2002)、全要素生产率(易纲等,2003)、制度变革(王小鲁,2

3、000)、对外开放(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04)以及比较优势战略(林毅夫,1999)等方面进行解释。另有一些学者独辟蹊径,他们从基础设施发展的角度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问题(郭庆旺等,2006;踪家峰等,2006;王任飞等,2007)。不容忽视的事实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有效地扩大国内需求,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显然,基础设施投入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应该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就引起发展经济学家们的普遍关注。罗森斯坦·罗丹最早提出了大推进理论

4、,他认为基础设施应作为社会发展的先行资本,只有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才能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走出“贫困恶性循环”。同一时期,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经济起飞创造条件。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时期的研究大多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有文献从实证角度来研究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而实证研究所得的结论可谓见仁见智,存在较大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是否真正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Aschauer(1989)率先采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利用美国的年度时间序列来分析公共基础设施与

5、私人部门总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Munnell(1990)进一步使用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同样发现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的证据。然而,Holtz-Eakin(1994)以及Garcia等(1996)质疑了这种观点,他们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二是有关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方面。从理论上讲,基础设施(比如高速公路、通讯设施等)具有极强的网络特征,这些基础设施通常连接于区域之间,而相邻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往往较为3魏下海: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510006,电子信箱:xiahaiwei2005@126.com。①

6、谢利,2009:《中国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三位所占份额达7.8%》,《金融时报》9月18日。82©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密切,所以某一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邻地区的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从而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换言之,一个地区基础设施对于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这种理论上的判断得到一部分经验证据的支持(PeriraandRoca-Sagales,2003;CohenandMorris

7、on,2004;Cohen,2007)。然而Holtz-Eakin和Schwartz(1995)认为并没有证据表明基础设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Boarnet(1998)甚至认为某一地区基础设施对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利影响:当某一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发展越完善,该地区将比相邻地区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从而能从相邻地区吸引到更多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最终对相邻地区产出增长产生负的外部性。上述经验研究均以国外为研究对象,那么中国的情况又将如何呢?郭庆旺和贾俊雪(2006)基于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