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社科探究成果评价机制新探

高校人文社科探究成果评价机制新探

ID:33782922

大小:61.0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1

高校人文社科探究成果评价机制新探_第1页
高校人文社科探究成果评价机制新探_第2页
高校人文社科探究成果评价机制新探_第3页
高校人文社科探究成果评价机制新探_第4页
高校人文社科探究成果评价机制新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人文社科探究成果评价机制新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人文社科探究成果评价机制新探针对目前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评价取向的偏差、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评价方法的非科学运用等,提出几点具体建议以期健全现行的评价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机制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作为学术评价的核心问题,对于整个学术研究和学术发展具有较强的引导和定向功能,健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机制,对于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促进学术文明和学术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当前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1•评价取向的偏差:行政性评价

2、主导学术性评价评价取向主要反映人们对于评价问题的根本认识与看法,是评价行为的先导,支配和决定相应的评价行为。当下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一个基本问题在于评价失衡:以行政性评价主导了学术评价,以功利性价值取向主导了学术价值取向。学术性评价以学术价值为其取向,行政性评价以对建制发展的学术贡献为其取向。这两种价值取向处在相互作用之中,共同影响着评价总体格局的走向。我国目前的情形是,高校体制上的政府主导使行政性评价占据了评价的绝对主导地位,评价完全服务于科研管理的需要。评价活动的目的主要用于晋升职称的人选、获奖论文或人选、个人

3、业绩评定等。在此导向下,学术研究就难以避免各种工具性和功利性的侵害。学术成果只是达到现实利益的手段。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者们为了获得相应的利益和地位,他们更关心需要何时在哪种刊物级别上发表多少文章以满足评价的要求,而其研究成果对于社会、学术的进步有多少价值是处在极其从属甚至不予考虑的事情。这自然导致评价的导向倒错、评价失衡,学术价值导向完全从属于功利价值导向,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功利性失控的一个诱导因素。2.评价主体的单一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目标是促进学术发展,配置学术资源,提高管理效率。从成果评价的目标来看,学术

4、性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管理的。然而我国高校的体制现状决定了学校内的行政机构作为评价的主体现象非常突出。通常来讲,行政机构在学术管理活动中属于执行机构,对学术管理内容不具有决策的权力。然而,在学术评价行政化下,行政机构不仅是学术评价活动的执行机构,同时又是决策机构。行政机构主导着学术评价活动,制定学术评价制度,由行政管理人员(多为非学者人员)在评价活动中负责执行评价任务,致使为数不多的真正代表学术权威的学术人员发挥不了主导作用。实际上人文社会科学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其成果评价主体也有着特殊的要求。评价的主体应该掌握有关专业和领

5、域的语言、方法、态度,并且熟悉相关的文献资料,有能力对评价对象做出公允的判断。即使一些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机构在学术评价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行政化的现象还比较明显,表现在这些学术机构的组织成员中,行政官员占到相当高的比例,非学术因素对学术评价事实上的冲击和干预,削弱了学术评价的学术性。在外部评价体系中,我国尚未有成熟的学术团体和良好的同行评议制度。各种各样的学术评比、政府主导的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成果,实际上是在缺乏专业评价体系的情况下给出的一个科研成果登记序列。正如有学者诊断:由于评价主体往往拥有资源配置

6、优势,所以在主客体博弈中通常先行行动,制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手段,而评价客体则根据主体的行动而行动。当博弈达到均衡时,评价主体的最优战略是评价手段的数量化,评价客体的最优战略是追求的数量和“级别”,此时,双方的效用达到最大化。这种单一的评价主体抑制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3.评价方法的非科学运用评价方法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关键环节、方法的选择与其评价结果是否合理、科学有直接的关系。我国很多高校无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成果评价方面,都以同行评议、引文分析法及指标体系评价法为主来评价成果的

7、学术价值。无论是指标体系评价法,还是科学计量法及引文分析法,他们被发明之初都是为了促进学术的发展。然而这些方法被应用到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过程中却被异化了。评价主体对这些评价方法本身更多的是感性层面的认识,而没有理性层面的深刻把握。(1)对评价指标只认识到了其浅层的指标意义,却将最值得追求的价值导向功能放在一边学校以论文发表的数量(字数、篇数)、论文发表的刊物、有何奖项作为评价学术成果的三项主要指标,都不是学术自身的真正指标,而是鼓励非学术的追求。真正的学术评价要评价的是学术活动本身或者学术成果,看学术成果是否提出了

8、新观点、研制了新材料、运用的新方法是否有实际效果。不是看论文发表在什么刊物上,有多少字,或者看是哪一级别的科研项目。(2)对引用次数的信而不疑引用次数本是衡量一篇文章学术水平高底的一个定性的因素。然而我国高校在评价成果的价值时,对引用不加分析地同样对待,认为凡引用都同等重要。引用本是有他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