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

广州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

ID:33783574

大小:127.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3-01

广州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_第1页
广州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_第2页
广州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_第3页
广州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_第4页
广州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州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第十一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2006年5月目录序言3一、“十五”时期广州工业经济发展主要特点3(一)总量大、增速快3(二)结构日趋优化4(三)效益竞争优势突出6二、发展环境7(一)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7(二)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10三、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目标11(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1(二)主要目标12四、“十一五”工业重点发展产业13(一)汽车产业13(二)石油化工产业16(三)电子信息产业17(四)医药产业19(五)机械装备产业21(六)钢铁产业24(七)轻纺产业26五、工业布局调

2、整规划28(一)工业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导向28(二)工业布局调整目标30第28页共28页(三)工业分类布局调整要点30六、保障措施38附件:广州工业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表(草案)广州工业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预备项目表(草案)“十一五”期间广州工业空间布局总图及支柱产业分图第28页共28页广州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送审稿)为适应“十一五”时期广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3、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对“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进行宏观指导。  一、“十五”时期广州工业经济发展主要特点(一)总量大、增速快广州工业经过“九五”时期的调整,“十五”时期特别是后半段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5年,工业总产值6770亿元,比2000年增长1.3倍,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五年净增产值3670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净增量的2.7倍;2001~2005年年均增速18.3%,比“九五”时期年均增速加快2.6个百分点;尤其是“十五”后半段工业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后三年合计新增工业总产值约

4、3000亿元,相当于前两年新增额5倍左右,基本相当于“九五”末期2000年全年工业总产值。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867.53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以上,年均增速16.5%,比“九五”时期加快2.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经济增速2.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5%,比2000年提高1.3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4.4%。(二)结构日趋优化1.广州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五”以来,在汽车等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增产带动下,重工业生产不断加速。2004年2月,全市重

5、工业产值首超轻工业,标志着全市轻重工业结构调整出现了里程碑式的变化,工业化进程步入重化产业为先导的新经济周期。2005年,全市轻重工业比重为41.6:58.4,重工业比重较2000年大幅上升了15.2个百分点,工业重型化态势明显。2.支柱产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目前,汽车等机械装备、石化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钢铁、制药、轻纺、新材料等全市七大重点发展产业的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化、电子信息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年均增速约31.3%,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第28页共28页

6、13个百分点,占全市总量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28.0%上升到42.8%,同比提高了14.8个百分点,三大支柱产业所占份额不断扩大。2005年,支柱产业实现利润232.0亿元,占全市工业利润比重超过六成,充分显现其强有力的龙头带动作用。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10.4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3%,比2000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速30.1%,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速11.8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贡献率约50.5%,比2000年提高2.4个百分点

7、,标志着我市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的贡献日益突出。4.名牌战略取得新进展。2005年,全市新增工业产值中约有四成来自名牌产品企业的创造,名牌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5%,比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目前,全市共有中国名牌21个,省名牌产品146个,分别占全国、全省的2.27%和16.57%。其中,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有32个,超5亿元的品牌56个,超亿元的有143个。5.各种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十五”时期,我市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国有、三资、民营企业同步大发展,多元结构生机

8、显现的良好局面。一是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以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7.5%的比重,创造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35.7%;与此同时,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273.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86.8个点,充分显示我市国有企业经过改革重组生机勃勃。据统计,2005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