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名称 - 中药协会

标准名称 - 中药协会

ID:33786411

大小:1.74 MB

页数:133页

时间:2019-03-01

标准名称 - 中药协会_第1页
标准名称 - 中药协会_第2页
标准名称 - 中药协会_第3页
标准名称 - 中药协会_第4页
标准名称 - 中药协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标准名称 - 中药协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ICS11.120.10C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XXXXX—XXXX中药方剂编码规则及其编码CodingRulesforFormulasandTheirCode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GBXXXXX—XXXX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编码原则25中药方剂编码规则26编码维护和管理5附录 A(资料性附录)中药方剂代码6附录 B(规范性附录)校验码计算134IGBXXXXX—XXXX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09给出规则编写。本文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负责起草

2、单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为首次制定。IGBXXXXX—XXXX引言中药方剂编码的收录范围:以中医业内人士公认的中医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为其收录的主要内容。同时,吸收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三级中医医院检查评估专家手册》、《2010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二级中医医院检查评估专家手册》,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以及由栗德林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美国针灸中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指南(中英文对照)》、彭怀仁

3、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1993-1997年《中医方剂大辞典》(1-11册)和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编写廖利平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深圳经济特区系列标准与规范》。中药方剂标准名称和中药方剂组成中的中药饮片标准名称的引用规则:一是按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国家药典委员会,2010年版)上规定的法定名称;二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颁标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颁标准,主要针对现行《中国药典》上没有收载的品种;三是使用地方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地方标准上收载的名称;四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三级中医

4、医院检查评估专家手册》、《2010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二级中医医院检查评估专家手册》上收载的名称;五是以上标准均没有收载的中药材的品种,使用中医药业界人士公认的权威书籍,如《中药大辞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以及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中药统编教材等书籍和文献所记载的有关品种名称为参考依据。本文件规定了中药方剂的分类与代码,并对851种中药方剂进行了编码。中药方剂编码是从206本中医经典著作的内、外、妇、儿、骨伤等9031首方剂中,遴选出临床各科常用的经典中药方剂进

5、行溯源求证后,以求方剂的准确性,列入中药方剂的编码系统。它与《中药饮片编码规则及编码》《中药材编码规则及编码》、《中药配方颗粒编码规则及编码》、《中药超微配方颗粒编码规则及编码》、《中药饮片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编码与表示》相衔接。中药方剂编码是运用精确的计算机语言以及电子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中药方剂品种“一方、一名、一码”的标准化、规范化,避免出处不同,组方不同,导致的“同方异名”、“异方同名”的混用情况,以求“方对药灵”,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IIISZDB/Z99—2014中药方剂编码规则及编码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中药方剂的分类与代码,并对851种中药方剂进行了编码。本文件适用于中药方剂的临床

6、用药、科研教学、统计和监督管理,以及中药方剂、中药处方、电子处方、电子病历、中医病历等工作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以及政府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及医药市场的监督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2904商品条码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中药方剂Chinesemedicinalformulae在辨证、辨病,确定立法的基础上,根据组方原则和结构,选择适宜药物组合而成的药方和制剂。3.2 同名异方

7、DifferentFormulasSharingtheSameName针对中药方剂的名称相同,但在不同年代、不同出处、不同医家撰写的著作中,方剂组成的药味不同。示例:如“清暑益气汤”在清朝•王孟英《温热经纬》中方剂组成为:西洋参、干石斛、麦冬、黄连片、知母、淡竹叶、荷梗、甘草、西瓜翠衣、粳米;在金朝•李东垣《脾胃论》中方剂组成为:黄芪、苍术、升麻、人参、泽泻、橘皮、白术、麦门冬、当归、炙甘草、青皮、黄柏、葛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