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低吟盛世之战歌

乱世之低吟盛世之战歌

ID:33806525

大小:516.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乱世之低吟盛世之战歌_第1页
乱世之低吟盛世之战歌_第2页
乱世之低吟盛世之战歌_第3页
乱世之低吟盛世之战歌_第4页
乱世之低吟盛世之战歌_第5页
资源描述:

《乱世之低吟盛世之战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8卷第3期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8No.32006年9月JournalofChang'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Sept.2006【文学研究】乱世之低吟盛世之战歌—魏晋田园诗与盛唐边塞诗之比较陈敏直(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4)摘要:从时代、诗人、诗风等视角对魏晋“田园诗”和盛唐“边塞诗”进行了比较,认为田园诗是魏晋“乱离之世”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儒士无奈的悄声低吟,边塞诗是唐代“开元盛世”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战士”高亢的战歌;前者是苟身全性的消极逃通而后者是百折不挠的积极进取,是盛唐精神的典型体现;文变染乎世

2、情,兴废系乎时序。关键词:文学;乱世;田园诗;盛世;边塞诗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06)03-0082-05Pessimisticandoptimisticexpressionsinpoemsofdifferentperiods—ComparisonoflyricsinWei&JinDynastiesandfrontierpoemsinearlyTangDynastyCHENMin-zhi(School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4,Shaanxi,Ch

3、ina)Abstract:Thisarticlemakesacomparisonbetweenthelyricsandfrontierpoemsintheireras,poetsandtheirstyles.TheauthorassumesthatthelyricsinthespecificperiodofWeiandJinDynasties,TAOYuan-mingastherepresentative,presentthemotionalandanxiousimpressions,andthefrontierpoemswhileGAOShiandCENGSenasrepresen

4、tativesinearlyTangDynasty,presentallthesocietyoptimisticallyinstruggle.Thebothperiodsofpoemsareoppositeinstylesandcontents,negativelyandpositively,whichmeansthattheperiodicalwritingswereoriginatedfromexacttimeperiods.Keywords:literature;disorderlyperiod;lyrics;splendidperiod;frontierpoem特定的历史时期

5、?例如“田园诗”出现于魏晋时期,0引言“边塞诗”形成于盛唐时期,白话小说产生于宋元时刘碍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到:“歌谣文期,长篇小说鼎盛于明清时期。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故知文本文将魏晋的“田园诗”和盛唐的“边塞诗”作一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比较。产生于魏晋由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学界对知也。=[I]可见,文学的发展与演变除了自身的规律此看法比较一致;而对于“边塞诗”的界定,古代文学外,总是和特定的时代、世情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其研究者长期以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本文认为,真代表作家的心态、性情、际遇,也有着似乎偶然、确为正意义上的“边

6、塞诗”是指盛唐时期以高适、岑参为必然的契合。代表的边塞诗作。正如《诗经》也写“农事”,但很难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种文学现将它和“田园诗”相提并论,只有到了盛唐时期,以高象值得深思:一种题材、风格的诗派为何出现在某一适、岑参为代表的诗人,以边塞风光、沙场征战为题收稿日期:2005-12-16作者简介:陈敏直(1961-),男,陕西富平人,副教授。第3期陈敏直:乱世之低吟盛世之战歌材,表现了昂扬进取、百折不挠的盛唐时代精神,呈对于乱离之世文人名士的处境,陶渊明看得非现出慷慨豪迈、积极乐观的诗风,令人鼓舞、催人奋常清楚。白居易的《访陶公旧宅》诗中说:“呜呼!陶进的诗作才是真正意

7、义上的边塞诗,即本文所指的靖节生彼晋宋间,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fv[2]陶渊“边塞诗”。明采取了一种政治性的退避,而且只有他才真正做到了这种退避—走向田园。他为自己找到了一个1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乱世全身、避祸、寄托精神的最佳境界—田园。虽然归与盛世隐田园,但他毕竟是陶渊明,不是一个普通的耕田其实任何一种文学现象、作品与流派总是一定人,正如鲁迅所说的“陶潜(陶渊明)总不能超于尘的时代精神的体现,体现时代的变迁对个人命运、精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