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联盟综述

企业战略联盟综述

ID:33815706

大小:8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1

企业战略联盟综述_第1页
企业战略联盟综述_第2页
企业战略联盟综述_第3页
企业战略联盟综述_第4页
企业战略联盟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战略联盟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企业战略联盟综述(商学院05级研究生张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战略联盟在企业运营中广泛应用,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有大量的学术文献从不同角度对战略联盟进行了研究。从搜集的资料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一类研究主要是对战略联盟的形成动机加以分析,试图对战略联盟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原因进行理论阐释。如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有学者认为形成联盟的动机在于组织通过联盟方式以降低运营成本;以组织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组织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转移并以此获取收益;而从资源依赖理论来解释战略联盟的形成动机,是由于组织面临资源交

2、换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因此组织会倾向于与外部环境中重要的生产要素连接而构成战略联盟。还有一类研究则是通过分析成功的战略联盟来得出一些抽象结论,试图从中得出一些对组建战略联盟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结果。最后一类研究则侧重于战略联盟绩效方面,主要是对不同产业的战略联盟绩效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出某些与联盟绩效有关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侧重对最后一类——战略联盟绩效进行文献综述。一、战略联盟(一)战略联盟的定义企业战略联盟(StrategicAlliances)最早起源于日本企业界的合资浪潮中,却首先在美国企业界盛行。“

3、战略联盟”的概念也是最早由美国DEC公司的总裁简·霍普兰德(J.Ho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R.Nigel)提出的。他们认为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利益的企业(或特定的事业部门),为了达到共同开发或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最终实现增强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通过签订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生产经营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合作伙伴关系(或称松散型网络组织)。康诺(Harrigan,K.R.,1988)将战略联盟看作是公司与公司之间共同合作以达成某一战略目标的合作关系。刘易斯认为战略联盟

4、是公司出自相互需要与分担风险、合作以达成共同的目标。路特(Root,1988)视战略联盟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厂商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相互经济利得的企业活动,并以长期合作协议为基础。Contractor(1988)提出战略联盟是规模实力大致相等,且都从事国际经营的公司之间的联合,如联合生产、联合采购、联合研究开发,双方做出的贡献是类似的而不是互补的。约翰逊(Johnson)和劳伦斯(Lawrence)(1988)在其“增值伙伴关系”(VAP)的概念中提出了其战略联盟思想。他们认为,企业战略联盟的意义在于通过形成一种

5、合作伙伴关系获取竞争优势。单个企业完成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的其中一部分,这些活动相互叠加就构成了整条“增值链”,这些企业通过缔结联盟调整自身的增值活动以适应链上的其他公司,从而使拥有互补战略环节的企业之间在联盟中发挥出强大的整合优势。美国勒海大学亚科卡学院向美国国会提交的《21世纪工业企业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即以战略联盟为基础的灵捷生产。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新形式。企业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整合每个企业的资源,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达到“双赢”目的。巴达拉科(1991)认为战略联盟有两种不

6、同的联系方式:一是围绕零部件供应、从成本最小化角度发展起来的产品纽带。另一种联盟关系则是以知识纽带为基础的,知识的学习和创造是知识纽带的主要特征。战略技术联盟可以被看成一种以知识活动为基础的合作关系。Teece(1992)定义战略联盟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伙伴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而进行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活动,包括排他性的购买协议、排他性的合作生产、技术成果的互换、R&D合作协议、共同营销。Teece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略联盟的本质,但其覆盖的范围稍窄,仅仅包括非股权参与的契约联盟安排,而忽视了战

7、略联盟的一种重要形式即股权参与的合资企业。Culpan(1993)提出,战略联盟是跨国公司之间为追求共同的战略目标而签订的多种合作安排协议,包括许可证、合资、R&D联盟、合作营销和双方贸易协议等。竞争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1995)指出,战略联盟是超越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但并非直接合并的长期联合协议,它的方式包括技术许可证、供应协定、营销协定和合资企业。在波特看来,联盟无需扩大企业规模就可以扩展企业边界。Sierra(1995)认为战略联盟是由很强的、平时本是竞争对手的公司组成的企业或伙伴关系,是竞争性联盟。Durnin

8、g(1995)认为战略联盟是可以采取股权共享的方式如企业合并、合资新建,同时也包括R&D伙伴、合作生产、共同营销和分配等非股权形式。Gulati(1995)Ranjay(1998)等学者认为,战略联盟是一种社会网络,是企业之间的一种自发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组织目标,并通过协定关系形成排他性的企业进入壁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