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3-1导体的电阻学案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3-1导体的电阻学案

ID:33817482

大小:63.8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1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3-1导体的电阻学案_第1页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3-1导体的电阻学案_第2页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3-1导体的电阻学案_第3页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3-1导体的电阻学案_第4页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3-1导体的电阻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3-1导体的电阻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6.导体的电阻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电阻定律的内容和物理意义,能利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2.掌握电阻率的概念,知道电阻率和哪些因素相关。过程与方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电阻定律及利用电阻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电阻定律是木节课教学的难点;2.什么情况下考虑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什么情况下忽略这种影响。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具实物投影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电键、导线若干、实验所需合金导线

2、、日光灯灯丝、欧姆表、酒精灯、热敏电阻、光敏电阻、手电筒。[新课导入]已知金属铜在单位体积中的自由屯子数为8.5X1028m-3,现在横截面积为1.0mm2的铜导线屮通过1.2A的电流,试求导线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答案:8.9X10_5m/s)在我们刚才计算屮,我们用到了电流的微观解释l=neSv,让我们讨论这样几个问题:I.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仅将导体的横截而积s增大,电流会怎样变化?(教师提示:电场强度(对柱形导体,看成匀强电场)会变化吗?Tiz••••a会变化吗?T门会变化吗?T结论:/变大。2.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仅将导体的长度L增大,电流会怎样变化?(

3、提示:和上面类似)T结论:/变小。3.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仅将导体的温度升高,电流会怎样变化?(提示:和上面类似,但要提请学生注意屯子热运动速率的变化——客观上造成阻碍作用加大)T结论:/变小。总结:我们刚才讨论的虽然是电流的变化,但根据欧姆定律,它事实上反映另外一个隐含的信息:电阻会随着导体某些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同学们在初中学过,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其定性关系是什么?导休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休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休,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同学们在初中己经知道了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定性关系,这节

4、课让我们用实验定量地研究这个问题,找出影响导体屯阻的因素,并定量的总结出相关规律。[新课教学]一、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我们己经知道,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由导体自身的因素决定,那么,它到底rti哪些因素决定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改变它的电阻,这说明导体电阻跟它的长度有关;同是220V的灯泡,灯丝越粗用起來越亮,说明导休的电阻跟横截面积有关;电线常用铜丝制造而不用铁丝,说明导休的电阻跟它的材料有关。实验时可以在铁丝、康铜丝、电炉丝(牒钮合金丝)等不同金属丝中选择几种,测量它们的横截面积、长度、电阻,从中找出关系。关于这些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建议如下。MFcmIIu

5、iikhi汕h山汕iiiiiiiiniiiiimanmi取一段新的紧密绕制的电炉丝,如右图那样用刻度尺测出它的宽度,除以圈数,便是电炉丝的直径,于是可以算出电炉丝的横截而积S。测量铜丝的横截而积时,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也可以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测量。把电炉丝拉直,或者用一根已经被拉直的同一规格的电炉丝,用刻度尺量出它的2度/。可以用右图的电路电量电炉丝的电阻乩闭合开关后,测量电炉丝两端的电压、通过电炉丝的电流,然后根据欧姆定律算出电炉丝的电阻。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能获得多组数据,以各组电阻数据的平均值为电阻乩通过测量得到所需数据后,怎样得出结论?以下方法可供参考。探究方

6、案一:实验探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在长度、横截而积、材料三个因素屮,保持两个因素不变,比较第三个因素的影响,然后研究另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实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如图所示,a、b、c、d是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在t度、横截而积、材料三个因素方而,b、C、〃跟Q相比,分别只

7、口」七]X有一个因素不同;b与Q长度不同,c与a横截面积不同;d图屮四段导体是串联的,每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因此,用电压表分别测量a、b、c、〃两端的电压,就能知道它们的电阻之比。比较a、b的电阻Z比与它们的长度Z比;比较a、c的电阻Z比与它们的长横截面积Z比;比较a、d的电阻是否相

8、等。这样就可以得出长度、横截面积、材料这三个因索与屯阻的关系。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可以获得多组实验数据以得到更可靠的结论。这个实验得到的是电阻与导线氏度、横截面积的比例关系,实验中不必测量电阻大小的数值。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止比。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的屯阻与导体材料的性质有关。探究方案二: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探究除了上述探究思路外,我们还可以用刚刚学过的知识,通过逻辑推理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而积的关系,然后通过实验来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1.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