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冬病夏治培训课件

2015年冬病夏治培训课件

ID:33822783

大小:57.3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2015年冬病夏治培训课件_第1页
2015年冬病夏治培训课件_第2页
2015年冬病夏治培训课件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5年冬病夏治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汝南县中医院2015年冬病夏治“强基三伏贴”培训课件(2015年6月24日)【概述】何谓“冬病夏治”所谓“冬病''是指一些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如:所谓“夏治"是根据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叩勺治病养生理论发展而來。具体就是指利用拔罐、中药穴位贴敷、艾灸等中医疗法,选择在一年中夏季阳气最旺盛(亦即三伏天)的冇利吋期对上述-些慢性、顽固性疾病进行治疗,鼓舞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二何谓“强基固本三伏贴”“强基固本”三伏贴是“冬病夏治三伏贴”的延申或说是强化治疗。“强基”就是为强化治疗效果,贴敷时间选择在“三

2、伏”开始的提前十天开始治疗一次,为强基治疗期,亦即为下步治疗打基础。“固本”是为强化各期治疗效果,在三伏治疗结束后巩固加强治疗一次,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去年、今年因我们主要是人力有限,固本治疗暂末开展。预计明年可开展。三、贴敷治疗适宜病种:1、慢性气管及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2、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颊炎;3、体虚易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者;4、各种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寒湿性疾病;5、男女体虚怕冷、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等虚寒性疾病;6、慢性虚寒性胃肠道疾病;四、专业分为四组进行:1、肺病组包括慢性肺系疾病、鼻炎、咽颊炎;有内一科、麻醉科医护人员负责

3、;贴敷处设在门诊一楼大厅。负责人邱云霞2、体虚组包括体虚易感冒、男女体虚怕冷、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等虚寒性疾病;有外一科、妇产科医护人员负责。贴敷处设在内科门诊。负责人张付华。3、关节炎组包括各种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寒湿性疾病;有康复科、外二科医护人员负责;贴敷处设在外科门诊。负责人张;忐梅4、胃病组即慢性胃肠道疾病;有内二科、肛肠科医护人员负责。贴敷处设在儿科门诊,负责人韩俊岭5、另急诊科医护人员为机动组,随时进行增援。五、2015年“冬病夏治强基三伏贴”具体免费贴敷时间:强基第一贴7月3-4日初伏第二贴7月13-14日中伏第三贴7月23-24日中伏第四贴8月2-3日

4、末伏第五贴8月12-13日【二】一、贴治操作流程★制作贴剂与火罐贴治分开操作:各科医护负责操作火罐与贴治,抽调其他人员负责贴剂制作。二贴剂制作及拔罐、贴治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贴剂制作:1背、腰、腹大贴大小(于下面各病中讲)2单穴:3调和剂:姜汁、水各50%4稀稠适中,涂抹均匀。三拔罐1操作方法(拔罐、留罐5・10分钟、起罐)1•拔罐的方法闪火法操作要点:用银子夹酒精棉球点燃,使火在罐内绕1〜3圈;将火退出,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住。2注意事项:不要距离病人太近;不要烧灼罐口;罐内不能有酒精;起罐不要驶拔■拔罐禁忌:皮肤过敬、溃疡、水肿及心脏、大血管部位,孕妇的腰

5、紙、下腹部,均不宜拔罐。三贴治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1多穴贴四周定穴准确;2贴治时间2小时;3贴处提前涂抹肤轻松软膏可预防发痒起泡;4年青女性可不贴“天突”穴。贴后处理1痒2水泡3色素脱失4局部感染骨度分寸定位法: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1)胸腹部:歧骨(胸剑联合)至脐中8寸,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寸;两乳头间8寸。•(2)背部:肩胛骨内缘至背正中线为3寸;(3)下肢部:胫骨内侧驟下缘至内踝尖13寸。手指同身寸定位法■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機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3橫指同身寸(一

6、夫法):患者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橫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为3寸。2015年冬病夏治强基三伏贴病种及贴治方法一肺病组1适宜病种:肺病、鼻炎、咽炎2选穴:大椎至肺童背穴、天突、膻小。3操作方法及拔罐穴:背穴一贴完成(10*12)。拔罐穴:大椎、定喘一罐完成。二关节炎组1适宜病种:各种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寒湿性疼痛疾病2选穴:大椎、至阳、命门配穴:1.)肩关节:肩聽2.)膝关节:犊鼻、足三里3各穴定位:1.)命门穴:定位:当后正小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小。2.)至阳定位:当后止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3.)足三里:定位:在犊鼻穴(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悄1横指处。4

7、.)犊鼻:定位:屈膝,離韧带外侧凹陷中(外膝眼)。5.)肩髀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Z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向而平伸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4、操作方法及拔罐穴:均单穴小贴拔罐穴:命门穴三胃病组(虚寒型)1适宜病种:慢性虚寒性胃肠道疾病2选穴:上胶、小月完、下月完、建里、足三里、脾俞、胃俞3各穴定位:1.)上皖: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2.)中胶: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3.)下月蔻前正小线上,脐上2寸。4.)建里:前正屮线上,脐上3寸。6.)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7・)胃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