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训练22

2017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训练22

ID:33827971

大小:22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2017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训练22_第1页
2017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训练22_第2页
2017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训练22_第3页
2017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训练22_第4页
2017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训练2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训练2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考点跟踪突破13 文言翻译与断句(一)(2016·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萧颖士风节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禄山反,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洧卒,往客

2、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见。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1.下列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颖士阴语柳并曰 阴:暗中B.胡人负宠而骄 负:依仗C.往客金陵 客:旅居D.则过之焉 过:责备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A.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B.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C.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D.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3、A.萧颖士对宰相李林甫、永王李璘的召见均辞而不去。B.萧颖士预言了安禄山即将叛乱且东京将会陷落。C.郭纳、封常清没有采纳萧颖士的守城计策。D.节度使源洧听从了萧颖士坚守襄阳的劝说。4.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当官的以儿童的游戏方式来抵御厉害的叛军,(想取胜)太难了!(二)(2016·宁波)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

4、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战国策·齐策一》)【乙】伏伽①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③之选。”帝④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

5、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注释】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子孙,子孙辈。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④帝:指唐高祖。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D)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3.用

6、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年以后(过了一年),即使(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周、隋两朝的晚期(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一言会让一个国家灭亡)。4.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用原文语句回答)5.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王曰:“善。”乃下令……大悦,即诏……“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

7、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三)(2016·济南)课外文言文阅读。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鲁连②谓孟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③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④。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⑤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⑥;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