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时政热点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时政热点

ID:33828107

大小:56.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时政热点_第1页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时政热点_第2页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时政热点_第3页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时政热点_第4页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时政热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时政热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时政热点【摘要】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历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历史学科不是一门“死”学科,以史为整是历史教育功能的表现。在历史教学中,平时应把时事的热点,焦点问题渗透到教学中,带着时政热点去寻找历史的足迹,挖掘课本中的隐性知识点,使学生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互动,gl起心灵的共鸣和回响。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从教学双边活动的角度分析如何渗透时政热点。【关键词】历史教学高中时政热点兴趣方法【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2、5962(2012)12(a)-0122-011从教师的教学方面分析1.1创设情景,巧妙引入课题一个好的导语会奠定一节课课堂气氛的基调。时事则在为历史新课的导语设计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时事往往又带有突发性和多变性,这就要求教师能精心选材,并作深入设计。比如讲《美国1787年宪法》这一新内容时,我的导语设计思路是这样的:用美国当今的强盛与其建国时间的短暂形成强大反差,造成悬念,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美国历史的兴趣。这个悬念的设置关键在于对比双方的反差要大。1.2联系旧知,构建知识体系教材上的历史内容因时间的不断延伸而往往没有终结性的结果,因而它的知

3、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并在不断扩展.所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应是框架式、线索式的.穿插时事教育则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复习课中最为有效•如2007年高考之前,正值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在复习题程中,我提醒学生关心香港回归的有关宣传活动,并让他们归纳:香港是怎样一步步被英国占领的,又是怎样一步步被收回的。经过整理,学生将有关香港的问题从教材各个章节中集中为一个小专题,这样不仅掌握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条约》等要求掌握的内容,而且深化了对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这一过程的认识。1.3引起共鸣,暗寓情感教育素质

4、教育观念中不乏对学生情商因素的培养,历史学科则是情感教育的天然沃土。时事因其与学生生活接近,影响广泛,在情感教育领域显示了独特的作用•记得在分析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时,教材肯定了其“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的意义。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提醒他们注意我们国家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五大”后强调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重要作用是从国情出发,尊重事实的表现。这样学生从两个国家的例子深刻领悟到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中市场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的必要性。1.4开阔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历史并非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型学科或工具

5、型学科,但它在扩大人们视野,提高人们思维能力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的历史高考方向也是趋向测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适当地运用时事教育,则更加能发挥这门学科的优势,由时事到历史回顾是个逆向求知过程,而由历史考察时事则是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这种双向作用,达到了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双重目的・2从学生的学习方面分析2.1学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在兴趣情境下进行学习,能使人体调节到最佳状态,其学习效率当然也高,但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而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种特点要求的不是学生一时高兴的那种短暂性兴趣状态,而应内化成学生内在的、恒久性的内动力,这种兴

6、趣境界较难形成。历史教学中贯穿时事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这种兴趣。首先,课堂上讲的时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他能对正在进行的那个知识点能很投入地进行学习。其次,在历史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经常请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正在发的时事加以评点,当形成自己的观点时,那种自豪感便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内在的兴趣,进而变成学习的动力,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变成“我要学”的自觉性状态了。2.2学得透彻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般分三个步骤:第一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第二,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第三,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作用于实践。历史教学中贯穿时事教育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完整、系统的知

7、识,而且为他们完成学习的第三步骤提供许多机会。比如讲到必修三(人民版)专题一的第一节《百家争鸣》,对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各派思想的代表人物和主张之后,最后设置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各派思想的代表人物,你对"钓鱼岛”问题如何看待?第二节上课时同学们踊跃回答,纷纷举手发言。我及时肯定这一判断的正确性及相应的理由,并赞扬他们具备外交家的战略眼光,同时提醒他注意观察现在的中日之间有什么动向。这本是鼓励他学习历史的劲头。没想到过了几天他还拿着一本《道德经》来和我探讨。我想这种巧合会强烈地影响到他,至少今后学习历史他会有一种浓厚的兴趣了。3小结

8、综上所述,时事教育对历史教学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在实践运用中也应注意这样几点:1)深度选取时事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