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测算及失调程度研究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测算及失调程度研究

ID:33830782

大小:65.4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01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测算及失调程度研究_第1页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测算及失调程度研究_第2页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测算及失调程度研究_第3页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测算及失调程度研究_第4页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测算及失调程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测算及失调程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测算及失调程度研究摘要:基于国内外关于均衡汇率的相关研究,选择由Montiel提出的ERER改进模型,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构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模型,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H-P滤波技术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进行测算,研究人民币汇率是否失调。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开放度、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人民币汇率错位修正机制存在,自我修正功能较强。另外,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小幅高估,所以国外提出让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观点不切实际。关键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协整

2、分析;汇率失调中图分类号:F83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2)05—0018—06一、引言在现代开放经济条件下,持续的汇率失调会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并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增长。近年来,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发展和蔓延,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美国国会经常指责中国利用人民币汇率进行“货币操纵”,从而引起美中贸易逆差扩大,导致美国失业增加,损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2011年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于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

3、案》,矛头直指中国,批评人民币升值速度过慢。在此背景下,研究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水平是否合理,处于怎样的均衡状态,人民币汇率失调的自我修正机制是否存在,就显得十分重要。二、文献回顾目前,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研究理论很多。具有影响力的主要有:卡塞尔提出的购买力平价(PPP)方法、基本因素均衡汇率理论(FEER)、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国际收支均衡汇率理论(BPEER)、自然均衡汇率理论模型(NATREX)以及均衡实际汇率理论(ERER)。国内外很多学者利用上述理论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测算,研究人民币汇率失调状况,但是研究结果却大相

4、径庭。外国学者对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主要采用购买力平价的方法,外国学者overholt(2003)以及Bosworth(2004)研究结果表示,人民币汇率长期以来被严重低估[1,2]。而我国学者胡援成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他运用了一系列计量经济方法来推断人民币汇率是否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非平稳有效序列,购买力平价理论不符合我国国情[3]。所以,国内学者在西方均衡汇率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原有模型进行修正,来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国学者研究集中

5、于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了测算,并分析其失调程度,为中国汇率政策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和均衡实际汇率理论(ERER)o(1)行为均衡汇率理论(EEER),由国外学者Clark和MacDonald(1998)所提出,目前,我国学者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张晓朴(1999)年运用BEER模型研究发现,本国贸易条件改善、对外净资产增加会促使人民币均衡汇率升值:而M2的扩张、实际利率上升会促使人民币均衡汇率贬值[4]。施建淮等(2005)采用1991年1季度至2004年3季度

6、的季度数据,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失调分析,认为1997年以来中国实行的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是造成人民币汇率失调的一个主要宏观政策因素[5]。黄济生等(2007)在BEER模型实证检验结果的基础上,对人民币在1980〜2005年样本区间内的实际汇率水平和名义汇率做出对比分析,发现失调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6]。项后军(2010)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的基础上运用Bai—Perron内生多重结构突变检验方法和结构突变协整方法,发现从2001年1月〜2008年1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发生了两次结构突变,突变时点分别为20

7、02年12月和2007年4月[7]。(2)均衡实际汇率理论(ERER),由国外学者Edwards(1989)和Elbadawi(1994)提出[8—9],张晓朴(2000)运用协整理论构建ERER模型,采用1978年〜1999年的年度数据,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经历了几次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6]。林伯强(2002)运用ERER模型研究发现,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高估.而改革开放后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低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高估[9]。刘莉亚(2002)结合中国的

8、实际情况对原Edwards均衡汇率决定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正,并在此修正模型基础上,实证测算出了自19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值,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分析了近20年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失调情况及其主要原因[10]。王维国、黄万阳(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