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保护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保护

ID:33832690

大小:55.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保护_第1页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保护_第2页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保护_第3页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保护_第4页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保护【摘要】通过对锦州市凌河区农村面源污染状况进行调查,针对其污染的特点和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污染预防和控制的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并针对污染物影响现状,提出污染防护治理措施,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提供数据技术支持。【关键词】农村面源特点现状治理防护农村问题,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是在我国占据十分重要位置的问题。在历史上,我国就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早在许多年前,就有人用“十亿人口,八亿农民”这样精炼的八个字来形容中国的基本国情。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工业化进程在明显加快,同时,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也在快速推

2、进,尤其是最近几年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即使如此,在城市和农村、工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的比例上,农村和农业人口仍然占据绝大多数。以锦州为例,代表城镇人口的居民自治组织一社区为210个,代表农村人口的农民自治组织一村为1108个,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由于历史的、经济的和技术的原因,农村的环境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农村的环境污染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治理。因此,农村和农业的面源污染仍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1农村面源污染的特点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在较大的范围内,以弥散的或大量小点源的形式所排放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特点是

3、:1.1污染的区域广泛,且受气候影响较大农村和农业的面源污染,小到一个自然村,大到一个耕作区,一个流域。同时受气候影响。如在农作物施肥或灭虫阶段,遇有较大降水,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化肥、农药以及畜禽粪便等大量污染物污染土地和受纳水体。1.2污染具有分散性和隐蔽性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多数尚在传统农业阶段,机械化和科学化水平不高,同时,全国农村地域广泛,土地分散经营,不仅耕种土地受到污染,林地、淡水人工养殖、近海人工养殖都存在污染。就是农村生活方面,由于多年生活习惯和生产需要,家庭养殖中的人畜不分,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旱厕,饮用浅层水和地表水等,也都造成

4、污染。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又同时具有隐蔽性。由于这种污染是积累的,渐进的,不会象化学工业污染那样直接和显现,因此又往往容易被忽视。待污染显现时,已是积累多年,很难治理。1.3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耕作方式,不仅是靠天吃饭,也是凭经验耕作,特别是在化肥、农药的使用上,能按说明书使用,就算是讲科学了,更多的是靠经验,用多用少很随意。很少有农民去化验土质,按数据使用化肥。这种随意性,客观上导致了污染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无论是旱田、水田和林地,污染都有可能发生。1.4不易监测性和空间异质性由于上述三个特点的存在,导致了对农业和农村污染难监测,就是发生了污染,也很难确定明确的污染源。比如我区金屯

5、村地下水中大肠菌群超标,在现场勘察中发现绕村而过的河道中有大量生活垃圾,同时该村普遍使用旱厕,而有的人家的厕所距自家水井不过十米。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污染地下水,但哪个是污染地下水的元凶就很难认定。另外,农村和农业的面源污染,空间异质性十分明显。2农村和农业污染的现状2.1农村生活污染源据我们对两个村的调查,两个村总人口8000余人,共2000户。两个村不仅没有一座水洗厕所,甚至连一间公共厕所都没有。也就是说,2000户人家,就有2000个旱厕,而且全部在农民家的院内,有的厕所距农民家的水井直线距离不超过十米。人粪便长期渗入地下,极易污染地下水。两个村都没有垃圾处理系统,生活垃圾随意倾倒

6、村附近的河边,经雨水后,同样容易污染地下水。村民的生活排水,没有下水管网,随意倾倒在院内。这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农村的生活污染越来越显现。2.2农村生产污染一是滥用化肥农药。二是没有专门的养殖小区,人畜共处。在养殖业方面,我们调查的两个村和一个农场,共有养殖专业户147户,其中:养殖奶牛353头,养猪1427口,养鸡251500羽。这些畜禽,产生的粪便1.22万吨,全部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环境,可见对环境的影响。在种植业方面,调查的6900亩土地中,年使用化肥41.1吨,使用农药93千克。由于多数为旱地大田,年产生秸秆0.37万吨,几乎全部用来焚烧,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3农村和农业

7、面源污染的治理路径农村和农业的面源污染,要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来进行治理。具体路径是:3.1养殖一种植一体化循环利用模式(图一)该系统每天通过处理养殖废水所产生的沼气用来满足生活用气,经过处理的达标废水(C0D去除90%,SS去除92%,PH值在6.5-7.5之间)用于农田回灌,进行水肥一体化利用。这样,既解决了养殖废水污染问题,又实现了养殖废水资源化利用,不仅有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2种植业循环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