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文化教案

秦汉时期的文化教案

ID:33832798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7

秦汉时期的文化教案_第1页
秦汉时期的文化教案_第2页
秦汉时期的文化教案_第3页
秦汉时期的文化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秦汉时期的文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节秦汉文化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科学技术;哲学与宗教;史学与文学;雕塑与绘画。二、能力培养目标1.秦汉大一统,社会比较稳定,封建经济发展,促成了科学文化迅速发展。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概括科学文化成就、对历史发展进行立体观察和分析研究的能力。2.秦汉科学文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较为复杂,且影响又大。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3.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欣赏这些文学艺术的精品,潜移默化,提高他们的文艺鉴赏水平。三、思想教育目标1.文化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

2、的。中国在世界上最先跨入封建时代,秦汉又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高峰。这是秦汉文化气势宏大、辉煌灿烂的前提和重要条件。2.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秦汉时期,在科技、思想、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就。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秦汉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董仲舒的新儒学;司马迁与《史记》。教学难点:秦汉时期的哲学和宗教。教学过程一、秦汉文化的特点1.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①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②汉朝也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

3、家,稳定的大一统的秩序,形成了文化的趋同与统一;③秦汉又是多民族的、疆域辽阔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的人们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统一前提下的多样性,使中华文明更加绚丽多彩,并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①秦汉时期,由于中外交通的发达,中国大规模地吸取了外来文化,特别是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亚、印度文化随着丝路流入中华。②秦汉文化广泛外传。A.向东,传到朝鲜、日本;B.向西,传到西域以至欧洲;C.向南,传到越南、缅甸等国。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①秦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②《九章算术》的问世,表

4、现出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③中医、中药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医药学独特的辩证理论体系,表明那时的文化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4-④至今,国外仍有人称中国人为“汉人”,称中国学为“汉学”,可见秦汉文化不仅在当时誉满宇内,而且泽被后代。4.气势恢宏。①秦汉时期,涌现出一批令世界瞩目的文化成果,巨龙般的万里长城,再现横扫六国的秦陵兵马俑,史学辉煌巨著《史记》等等。②这些成就,都表现出秦汉人充满自信,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宏气势。③这些成就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二、科学技术1.天文历法①天文历

5、法对农业生产有直接指导作用。②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③东汉科学家张衡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发明制作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早于欧洲1700多年。④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2.数学①西汉初期的《周髀算经》,最早引用了西周初年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②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3.医学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

6、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②西汉马王堆汉墓帛书《医方经》记载了几百个药方。③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④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和华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A.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书)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为中医临床的辨症施治奠定了基础,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B.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药,适用于外科手术。这一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4.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②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絮纸和麻纸。③

7、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④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人称“蔡侯纸”)。⑤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⑥6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传到非洲与欧洲,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三、哲学与宗教1.两汉思想领域的基本状况①两汉时期,哲学得到发展,反映了两汉时期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斗争。②西汉时,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确定儒学的统治地位;③王充的唯物思想在唯心主义泛滥之时独树一帜;④佛教传入,道教产生,中国古代宗教格局的基本框架形成

8、。-4-2.董仲舒的新儒学①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②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③董仲舒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