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红的历史由来

化橘红的历史由来

ID:33839296

大小:50.9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1

化橘红的历史由来_第1页
化橘红的历史由来_第2页
化橘红的历史由来_第3页
化橘红的历史由来_第4页
化橘红的历史由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橘红的历史由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化橘红的历史由来化橘红又名化州柚、化州仙橘,为芸香料植物化州柚(拉丁名略)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中药商品习称化州橘红、毛橘红。主产于广东省化州地区。化橘红一名始见于清·《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引“《岭南杂记》:化州仙橘,相传仙人罗辨种橘于石龙之腹,至今犹存,惟此一株,在苏泽堂者为最,清风楼次之,红树又次之。其实非橘,皮厚肉酸,不中食。其皮厘为五片七片,不可成双,每片真者可值一金。每年所结,循例具文报明上台,届期督抚差亲随跟同采摘批制,官斯土者,亦不多得。彼土人云,凡近州始闻谯楼更鼓者,其皮亦佳。故

2、化皮赝者多,真者甚难得。”化橘红的加工,历来是将化州柚的外层果皮切成角状,五角或七角。加工上有“只用单数,不可成双”的习惯。加工成七角的毛橘红药材,往往又称为毛七爪。解放前在广东省化州县县城又以李家园和赖家园出售的化州橘红最有名。化橘红功能化痰,理气,健胃,消食。治胸中痰滞,咳嗽气喘,呕吐呃逆,饮食积滞。因其功效独特而被列为“十大广药”之一,1985年被《中国药典》一部正式收载。石龙井是化州重要的历史、文化、自然胜迹。它原是石龙岗上一个天然的石井,井中有露出地面形似龙首的大石头,故称石龙。化州开州前因此井而

3、名叫石龙。一千五百年前南北宋时期,梁置罗州石龙郡,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化橘红的历史由来化橘红又名化州柚、化州仙橘,为芸香料植物化州柚(拉丁名略)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中药商品习称化州橘红、毛橘红。主产于广东省化州地区。化橘红一名始见于清·《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引“《岭南杂记》:化州仙橘,相传仙人罗辨种橘于石龙之腹,至今犹存,惟此一株,在苏泽堂者为最,清风楼次之,红树又次之。其实非橘,皮厚肉酸,不中食。其皮厘为五片七片,不可成双,每片真者可值一金。每年所结,循例具文报明上台,届期督抚差亲随跟同

4、采摘批制,官斯土者,亦不多得。彼土人云,凡近州始闻谯楼更鼓者,其皮亦佳。故化皮赝者多,真者甚难得。”化橘红的加工,历来是将化州柚的外层果皮切成角状,五角或七角。加工上有“只用单数,不可成双”的习惯。加工成七角的毛橘红药材,往往又称为毛七爪。解放前在广东省化州县县城又以李家园和赖家园出售的化州橘红最有名。化橘红功能化痰,理气,健胃,消食。治胸中痰滞,咳嗽气喘,呕吐呃逆,饮食积滞。因其功效独特而被列为“十大广药”之一,1985年被《中国药典》一部正式收载。石龙井是化州重要的历史、文化、自然胜迹。它原是石龙岗上一

5、个天然的石井,井中有露出地面形似龙首的大石头,故称石龙。化州开州前因此井而名叫石龙。一千五百年前南北宋时期,梁置罗州石龙郡,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设州署于石龙岗上。井有石窍下通江底,气激时会发出的鸣声,称龙鸣。州人以龙鸣为吉祥。明清两朝《化州志》载:化州州治有石龙,首蟠庭左,尾注于江。或鸣,其声如鹅,而洪浩过之,或时吹沙满堂,光润明洁。真天地间一奇也。景泰时,同知杨景者妇孕,而石鸣三日,生子一清,官至宰相,即文襄公是也。嗣后,或一岁一鸣,二三岁一鸣,州人以此卜祯祥云。巡方使者,定为春秋二祭以祀之,诚重

6、其灵也。明崇祯年间(1625~1643)州守赵仕锦以石龙为灵物,乃凿穴为井,并建亭立碑。入清,有好事的州官为破化州出将相之地,井平穴废。至民国20年(1931)年县长辛煋桥再次开凿,重建石龙亭于石龙井上。是年冬,继任县长梁庆翔为石龙井竖碑,上刻醴泉不竭四字。解放初,还有石龙井,因建县委楼时,拆石龙亭,石龙井用水泥板封盖井口铺路。(挖开现在公安局大楼门前左花池下三、四米可现石龙井真貌)。相传远古罗辩仙人住在石龙岗上为人治病,种仙橘于石龙井旁,即化州橘红的原始树。此橘为州地之宝物,祛痰止咳如神,每片一金,所以州

7、地之橘又叫龙橘。苏泽堂,位于化州署(旧县府、现公安局)的石龙井旁左后五十步,始建于北宋初,此堂一座三间,为纪念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苏辙所建。史载苏东坡被贬,别驾雷州时,曾在此留步(化州当时是中原到雷州的必经之路)。苏辙,字子由,自号颖滨遗老,眉山人。因得罪当时皇帝,落职知汝州,绍圣丁丑春(1098年)贬苏辙雷州安置,移至化州。苏泽堂建成后,罗辩仙种在石龙井旁的原始之说橘红树在地理位置上成了苏泽堂门前的两株老橘。后人著书就有了州地丛橘千头,皆从此树分出。苏泽堂门前挂堂额苏泽堂匾和十四字楹联棋对斗天藏老叟,珠

8、垂甘露忆坡公。其中珠垂甘露是描写堂前的橘红景致。化橘红药用价值的发现是在宋朝。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著名史学家、龙图阁学士范祖禹(化州尊称他为范公),字谆甫,成都华阳人。他高中进士,进入翰林后,和司马光一道编写《资治通鉴》。范祖禹是北宋重臣范镇侄孙,宰相吕公著之婿。哲宗十岁继位,由高太后摄政,范祖禹被如召与秦观、黄庭坚等人修撰《神宗实录》,他先后任过著作郎、谏议大夫、侍讲(皇帝的文史顾问)、国史院修撰、礼部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