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学设计王瑞平

《孔乙己》教学设计王瑞平

ID:33840354

大小:62.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1

《孔乙己》教学设计王瑞平_第1页
《孔乙己》教学设计王瑞平_第2页
《孔乙己》教学设计王瑞平_第3页
《孔乙己》教学设计王瑞平_第4页
《孔乙己》教学设计王瑞平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乙己》教学设计王瑞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孔乙己》教学设计南宫丰翼中学王瑞平【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2、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的形象。【教学重点】1、分析孔乙己人物性格和其形象意义。2、掌握小说主题。【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布置】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鲁迅先生一生共写了33篇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部文集中,其中他自身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

2、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二、自读小说,生字注音:(见课件)三.整体感知1、理清课文结构:这是一篇小说,依照小说的情节结构,全文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第二部分(4〜6):写短衣帮对孔乙己的讪笑,孔乙己的思想性格在讪笑声中得到鲜明的表示。第三部分(7〜8):写孔乙己和小朋友,表示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寂。第四部分(9〜11):写孔乙己不复聊生的惨状,标明当时社会里人跟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第五部分(12〜13):写孔乙己的结局

3、。用猜测结尾,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2、简要概括全文内容:通过“我”——咸亨酒店小伙计的口述,记叙了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一生的倒霉遭遇和凄惨结局。第二课时四、分析孔乙己的形象:1、可笑的性格、孤独的人生、严酷的命运。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示:(多媒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的人。孔乙己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的人。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的人。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的人。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识字,给小朋友分茴香豆但又的人。孔乙己是个被人讥讽但又的人。孔乙己是个使人快活但又的人。孔乙己究竟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迂腐(茴字的四种写

4、法,满口之乎者也)爱面子、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穿长衫,偷书却不供认)善良、天真(教“我”写字和分茴香豆)守信(从不拖欠酒钱)2、孔乙己的一生是孤独的,文中有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3、文中从哪些方面揭示孔乙己严酷的命运?4、研讨孔乙己悲剧发生的原因。(1)自身原因:他自己的好逸恶劳。(2)社会原因:冷酷无情的社会害了他,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五、讨论小说的主题: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主题,有的人说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有人说是揭示社会革新中小人物的凄惨命运;有人说是批判冷漠、麻木的国民性。写一篇

5、短文,说说你的看法?三、理解小说艺术技巧1、全文始终贯穿着对比。2、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3、作者没有采用小说常用的第三人称的写法,而是以“小伙计”的口吻来叙述,这样布置角色的作用是什么?五、课堂小结,激励号召同学们,那衣着长衫的孔乙己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时代的革新,有勇气脱下“长衫”,才是一个全新的人,一个与时俱进的人。愿孔乙己的长衫给我们的启示历久常新。六、作业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主题,有的人说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有人说是揭示社会革新中小人物的凄惨命运;有人说是批判冷漠、麻木的国民性。写一篇短文,说说你的看法。七、板书设计穿

6、长衫站着喝酒、偷书却不供认--爱面子、自命清高茴字的四种写法,满口之乎者也迂腐、热衷功名长衫又脏又破好逸恶劳教我识字,分豆给孩子心地善良从不拖欠酒钱---守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