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专题专练》同步练习4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专题专练》同步练习4

ID:33843233

大小:63.6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专题专练》同步练习4_第1页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专题专练》同步练习4_第2页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专题专练》同步练习4_第3页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专题专练》同步练习4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专题专练》同步练习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題专缘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4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X紫花〜紫花②紫花X紫花-紫花301+110白花③紫花X白花〜紫花④紫花X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判断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杂交,具有两个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i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另一种是自交,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答案:B2.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子代果蝇的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全部个体性别的是

2、()A.杂合红眼雌果蝇X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X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X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X白眼雄果蝇解析:设相关基因为B、b,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交配可表示为XbXbXXBY->XBXb.XbY,后代中红眼果蝇均为雌性,白眼果蝇均为雄性。答案:B3.石刁柏(嫩茎俗称芦笋)是一种名贵的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野生型石刁柏(纯合体)叶窄,产量低。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了几株阔叶石刁柏(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分析回答:I•有若干具有某相对性状的雌、雄石刁柏,其中雌株为隐性纯合体,雄株

3、为显性纯合体(注:XAV.X*Y均视为纯合),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IIYX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如图II一2区段)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如图I区段),请补充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取若干雌、雄石刁柏I种植,若杂交后代中,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n_2体的特有区段。若后代中无论雌、雄株均为显性,则再选取后代中雌、雄株进行杂交,若后代中,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贝!J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II.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花,分别生长在海拔10in、500in、1000m处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

4、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探究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1)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1000m处的野菊幼苗同时移栽于海拔10m处。(2)实验对照:生长于处的野菊。(3)收集数据:第2年秋天o(4)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假设一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海拔10m处野菊株高o假设二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海拔10m处野菊株高o假设三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是:

5、移栽至海拔10m处野菊株高o解析:若A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则XaXaXXAY^XAXXaY,即杂交后代雌株都为显性,雄株都为隐性。若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子一代雌雄都为显性。若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二代中雌雄植株均既有显性又有隐性。如果A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子二代雄株为显性,雌株则显性、隐性都有。II•在探究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的实验中,海拔高度是自变量,株高是因变量。若移栽至海拔10m处野菊株高与海拔10m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说明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若移栽至

6、海拔10m处野菊株高与原海拔(500m、1000m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说明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移栽至海拔10m处野菊株高比海拔10m处矮,比原海拔高,说明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答案:I•雌株为显性、雄株为隐性雌、雄株均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雄株为显性,雌株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II.(2)海拔10m、500m、1000m(3)测量株高,记录数据(4)与海拔10m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与原海拔(500m、1000m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比海拔10m处矮,比原海拔高1.已知家鸡中,鸡冠直冠与豆冠为一对相对性

7、状(受基因B、b控制);羽毛芦花与非芦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F、t控制)。两只亲代家鸡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请回答:直冠、芦花直冠、非芦花豆冠、芦花豆冠、非芦花雄鸡3/401/40雌鸡3/83/81/81/8(1)控制直冠与豆冠的基因位于;控制芦花与非芦花的基因位于(2)亲代家鸡的基因型为、o(3)亲代家鸡的表现型为、o(4)子代表现型为直冠芦花的雄鸡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o(5)子代雌鸡中直冠非芦花的基因型为、;若要在早期的雏鸡中根据羽毛区分开雌性和雄性,从而多养母鸡多得蛋,则选用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解析:直冠和豆冠在雄

8、鸡和雌鸡中其比例都是3:1,因此是常染色体遗传,而其性别决定属ZW型性别决定,芦花和非芦花在雄鸡中是1:0,而在雌鸡中是1:1,具有性别差异,是Z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伴性遗传;具亲代家鸡产生子代的表现型可推知亲代家鸡的基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