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逢军养生论条

刘逢军养生论条

ID:33845050

大小:33.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01

刘逢军养生论条_第1页
刘逢军养生论条_第2页
刘逢军养生论条_第3页
刘逢军养生论条_第4页
刘逢军养生论条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逢军养生论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刘逢军养生论85条(1)、化繁为简,以简制繁。   (2)、中医养生不治病,只调阴阳平衡,潜能自愈百病。   (3)、无为而治,无所不治。   (4)、圣人之心,即悲悯心、感激心、平常心、欢喜心!!!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

2、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16/16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

3、完成的,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优质的睡眠(天黑后~午夜1点40,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9畅

4、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16/1612.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13.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

5、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14.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15.很多重病或绝症,都只有一个理由:恨。当这恨没了,病也必一起消失。这世间最难解的是绵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开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16.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一样,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17.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

6、”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18.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虚火"又会损耗你的"气".所以,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16/1619.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你的悟性就开了。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20.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

7、,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多为疑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21.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22.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23.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24.人

8、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25.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16/1626.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27.心定神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