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

ID:33848627

大小:64.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浅谈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作者姓名:吴宗红工作单位:姚安县山坡小学联系电话:13887892358邮政编码:675305         浅谈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摘要]: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新颖、奇特的教法设计进行教学,能有效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新奇的刺激下萌发快乐思维的兴趣,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奥妙的乐趣。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

2、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新颖的练习、多变的游戏,营造学生创新的环境、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关键词]:培养兴趣,激励创新、体会喜悦[正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在力求更深入地认识和掌握数学知识方面的意识倾向。“没有兴趣的学习,无

3、异是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来讲,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只有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起来,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思考并掌握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和有关的学习方法。否则将像“锤击冷铁”一样,声音响亮,效果极差。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打开学生心灵上兴趣的窗口,知识的明媚阳关,才能投进儿童的心房。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一、明确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学好数理

4、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言下之意便是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巨大力量。被称为“一切科学的母亲,”是信息化和实现现代化的必备工具。数学知识和方法不仅是小学生日后学习、工作、生活必备的基础,也是每个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这就是要求我们不断对学生学习目的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数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才可能产生学习数学的间接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条件。二、新颖的练习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在课堂教学

5、中要有意识地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到数学活动中来。具体的方法是:1、一空多填。把唯一性的填空改编成一空多填式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完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为使学生更熟练计算进位加法,安排一组填空,要求其尽量多填,使等式成立:8+5=□+□,□+3=6+□,□+□=6+5,9+□=□+7。2、一问多答。教学中,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和定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和描述。如学了三角形的知识后,让学生对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进行描述,会有如下答案:等边三角形;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特殊的锐角三角形;特殊的三角形。3、一题多问。只给出

6、已知条件,让其探求结果的可能性。如:“由已知黄花60朵,红花55朵”,可以提出不同的多个问题来,分别让学生列式求出黄花和红花朵数之和、差、倍比关系(黄花朵数是红花朵数的几倍,红花朵数是(或比)黄花的(或少)几分之几,黄花与红花朵数之比,黄花、红花分别与总数之间的倍比关系等)。4、一题多解。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好方法。通过纵横发散、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一题多解包括两个含义:一题有多种解答和一题有多种解法。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进行这样的训练,把24个苹果放在盘子里,每盘放2个或

7、2个以上,有几种放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教师还要抓“想象”训练。想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观念、表象创造出来的新形象或新观念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使学生可以运用直觉想、跳出框框想、触类旁通想、举一反三想、四面八方想等。在概念教学中,就常常借助想象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先进行了挤牙膏游戏活动,通过此游戏使学生理解了物体占据空间有大有小的基础上,然后让学生进行想象。“哪些物体占据的空间较大呢?”有的学生想到了高大的楼房;有的学生想到了海水;还有的学生想到了卡

8、通片里的大力士等等。接着老师又问:“哪些物体占据的空间较小呢?”有的学生想到了蚂蚁;有的学生想到了灰尘;还有的学生想到了水里面的微生物……这就是借助“想象”的发散,使学生对体积这一概念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感知。这样,学生通过想象,思维发散性得到了训练,学生从想象出的几种算法中找出最简便的一种,使思维富有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