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的来源以及发展史

门的来源以及发展史

ID:33855555

大小:50.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门的来源以及发展史_第1页
门的来源以及发展史_第2页
门的来源以及发展史_第3页
资源描述:

《门的来源以及发展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门的来源以及发展史门的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将许许多多事物熏陶得纹彩绚烂,有关门的文化亦是如此。双扇为门,单扇为户,甲骨文字最先画下了两个象形符号。从横木为门的街门,到琉璃的、艳彩的牌坊,演变成帝王门前的连阙,门从简陋发展到富丽。民以食为天,以居为安,居的要素少不了门户。那门的起源是哪里呢?中国移门网整理了下现有的一些资料,归纳出来如下:据载:有巢氏——最先步入华夏建筑文化之门的第一人。《韩非子-五蠹》描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大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有巢氏。”是他,发明从无到有—

2、—有巢,实现了人类居住史的一次伟大变革,西安半坡遗址,显示的正是这种形制的“有巢”遗迹。构巢筑屋是门意识的真正的开始。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的住所是天然岩洞。“上古穴居而野处”,无数奇异深幽的洞穴为人类提供了最原始的家,洞穴口的草盖大约便是最早的门。门,既是房屋的外檐装修,又是独立的建筑——民居的滚脊门楼、里巷的阊阖、寺庙的山门、都邑的城门楼子。独特的中国建筑,因“门”而益发独特。宫门上巨大的门钉,横九纵九,凸立如字,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篇章;宅门上身披甲胄的门神,威武把门,定格成远古先民神话世界的畅想;门前石狮,以“泰山石敢当”之势,捍卫民居;

3、俗言道“猪入门,百福臻”,节日里,屋门贴上肥猪拱门的剪纸,门又成了古风今俗的展台。进入奴隶社会后,我国出现了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从而出现了具体定义的门窗。门的主要形式为版门,在商代铜器方禹中可以见到版门的记载。它用于城门或宫殿、衙署、庙宇、住宅的大门,一般都是两扇。在汉代记载中强调皇帝王尊,九道壮丽的门才足以显其威:1、关门;2、远郊门;3、近郊门;4、城门;5、宫门;6、库门;7、雉门;8、应门;9、骆门。入必由之,出必由之,于是,历史的风风雨雨,门总要首当其冲。李世民导演的玄武门之变,“天子五门”的铺张,老百姓“夜不闭户”的理

4、想与官府封条在门扇上打叉叉的反差,北京古城“正阳门”和“地安门”的前后对应,构成了杜会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于是,前、后门,公、私门,高尚与正直,低卑与猥陋,借助“门”亮了相。 门的价值,更在于它的实用性。它既作为出入口,又给居住者带来温暖、安全以及诸多的方便。自古以来,作为房屋外檐装修的门,更是建筑形式美的注目所在。门形美之中展示着造门者的智慧,也反映各个时代的审美情趣、理想追求,那装饰多样的隔扇门还是众多文化符号的承载体。我国现代建筑门窗是在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以钢门窗为代表的金属门窗在我国已经有九十年的历史。但是,中国当代建筑门窗发展的黄金时代

5、,是1981~2001的二十年。1911年钢门窗传入中国,主要是来自英国、比利时、日本的产品,集中在上海、广州、天津、大连等沿海口岸城市的"租借地"。1925年我国上海民族工业开始小批量生产钢门窗,到新中国成立前,也只有20多间作坊式手工业小厂。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北京、西安等地钢门窗企业建起了较大的钢门窗生产基地,在工业建筑和部分民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七十年代后期,国家大力实施"以钢代木"的资源配置政策,全国掀起了推广钢门窗、钢脚手、钢模板(简称"三钢代木")的高潮,大大推进了钢门窗的发展。八十年代是传统钢门窗的全盛时期,市场占有率一度(

6、1989年)达到70%。 铝合金门窗七十年代传入我国,但是仅在外国驻华使馆及少数涉外工程中使用。而随着国民经济治理整顿深入发展并取得成效,铝门窗系列也由八十年代初的4个品种、8个系列,发展到40多个品种、200多个系列,形成较为发达的铝门窗产品体系,确立了支柱产品地位。 现代建筑中使用的门,依据实际使用功能的不同,按开启形式分类,主要有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旋转门、卷帘门、上翻门、折叠门、升降门、自动门等。从材料上区分,有木门、金属门、玻璃门及塑料门。 现代建筑中用的窗的开启形式主要取决于窗扇转动的方式和五金配件的位置。一般分为平开窗、翻窗、旋

7、转窗、推拉窗、滑轴窗、固定窗及百叶窗等。窗的常用材料有木、钢、铝合金及塑钢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