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护理

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护理

ID:33856788

大小:55.9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护理_第1页
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护理_第2页
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护理赵淑艳周维玲(七台河市七煤集团医疗中心新兴医院黑龙江七台河1546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1-0255-01【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护理。方法介绍细菌性肝脓肿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结论效果明显。【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肝脓肿属于外科临床常见的肝脏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木节只讨论常见的细菌性肝脓肿。因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形成的肝脓肿化脓性病灶称为细菌性肝脓肿,也称为化脓性肝脓肿。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各种综合治疗方法的开展,其治愈

2、率明显上升。化脓性细菌侵人肝脏后,正常肝脏在巨噬细胞作用下不发牛脓肿。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在组织中发牛炎症,形成脓肿。血源性感染通常为多发性,胆源性感染脓肿为多发性且与胆管相通。肝脓肿形成发展过程中,大量细菌毒素被吸收而引起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或形成膈下脓肿、腹膜炎。1病因(1)胆道系统感染是最主要的细菌入侵途径。在胆道系统感染时细菌沿胆管上行,是肝脓肿的常见原因。(2)门脉系统感染如坏疽性阑尾炎、化脓性盆腔炎、脐炎等均可引起门静脉属支的炎症。脱落的脓毒栓子经门静脉侵入肝脏形成脓肿。①肝动脉途径:身体任何部位的化脓性感染均可经血

3、循环由肝动脉入侵肝脏。①肝脏邻近器官感染的蔓延:如化脓性胆管炎、膈下脓肿、消化道穿孔等。②肝外伤或肝手术后继发感染。③医源性感染:如PTC、ERCP等操作,可能将细菌带入肝脏。2症状(1)寒战、高热(2)肝区疼痛(3)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4)乏力3体征(1)肝脏肿大(2)压痛(3)腹水:因门静脉循环受阻、肝功能异常、血浆白蛋白降低等⑷黄疸4治疗4.1原则⑴大剂量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2)及吋处理原发灶(3)全身支持疗法(4)对症处理4.2手术方式(1)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2)B超、CT引导下的脓肿穿刺引流:适用于较小的、脓液稀薄

4、的细菌性肝脓肿(1)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动脉区域灌注:在B超、CT无创检查方法仍难以诊断吋可采用此方法,并同吋留置经股动脉肝动脉插管,由动脉置管处持续泵人抗生素,使抗生素直接到达脓肿部位,达到治疗效果⑷腹腔镜脓肿引流术⑸经腹腔切开引流术5护理要点5.1术前护理(1)术前准备:同胆道疾病手术期常规护理。⑵心理护理。(1)症状护理:观察腹部体征、记录出入量、生命体征。高热吋及吋遵医嘱补充水和电解质。乏力的病人应注意安全,在补足入量的同吋防止外伤发生。遵医嘱及时使用止痛剂和合理使用抗生素。5.2术后护理(1)全麻术后护理:去枕平卧6小吋,头偏向一侧。严密

5、观察、记录生命体征,严格记录出入量,保证病人安全加床挡。(2)全身支持疗法:遵照医嘱输注水和电解质、营养液,必要吋输注小量血液和血浆等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增加肌体抵抗能力。(3)观察伤口渗出物的性质、颜色、味道、量并记录。(4)注意倾听病人主诉,特别是腹痛、腹胀的性质,及吋通知医生。(5)引流管的护理:①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术后的第2日或数日起,即可用等渗盐水(或加抗菌药物)缓慢冲洗脓腔和注入抗菌药物。待冲洗液变清澈,B超检查脓腔直径小于2cm,即可拔管。②切开引流者应注意妥善隔离保护腹腔和周围脏器,避免脓液污染,保持脓腔内安置的多孔引流管通畅。

6、固定牢固,勿扭曲、打折、脱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