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荒坪电站一号机振动问题初探(续)

天荒坪电站一号机振动问题初探(续)

ID:33857264

大小:64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01

天荒坪电站一号机振动问题初探(续)_第1页
天荒坪电站一号机振动问题初探(续)_第2页
天荒坪电站一号机振动问题初探(续)_第3页
天荒坪电站一号机振动问题初探(续)_第4页
天荒坪电站一号机振动问题初探(续)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荒坪电站一号机振动问题初探(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导叶不同步装置在天荒坪电站的应用何少润摘要为了解决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空载运行振动问题,KVAERNER公司对水轮机导水机构进行技术改造,指导加装了导叶不同步装置(即MGV装置),本文着重介绍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装配过程、调试程序及其分析,并以此证明MGV装置的应用收到了预期效果。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试运行期间,由于水头低于540m,机组在水轮机工况同期转速500r/min下无法稳定运行。其时,接力器行程范围为160~165mm,对应的导叶转角约4.5°,转速摆动频率超过0.07Hz。当用开度限制机构限制导叶时运行稳定

2、的转速低于475rpm。而在自动调节工况时转速摆动逐步增加,这就给机组的并网发电或由调相工况转发电运行以及水轮机工况的甩负荷停机造成了极大困难。经分析,这是由于低水头段空载开度相对较大,并网前机组在其临界点即飞逸线运行时未能避开“S”不稳定区的缘故。为使机组能达到合同的有关标准,应天荒坪电站建设工程公司的要求,水泵水轮机的制造商挪威国KVAERNER公司1999年3月在挪威科技学会水力研究室进行了加装导叶不同步装置(Misalignedguidevanes,以下简称MGV装置)的一系列模型试验。该研究室具备的一套试验台是1994年专

3、门为天荒坪水泵水轮机配置的,其工作水头为10~16M,最大流量为0.3m3/s。进行模型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加装MGV装置能够稳定水泵水轮机空载等工况的运行性能,同时验证所加装的小接力器满足所须最大液压力矩的设计要求。一、模型试验1.KVAERNER公司提供了1994年11月未加MGV装置的水泵水轮机全特性流量特性图,KVAERNER公司认为,该试验资料表明,在飞逸转速区域尽管是处于边缘状态,但仍可认为是稳定的,参见图一。由于真机运行工况与模型试验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证明这种边界状态是不能被接受的。2.当然,KVAERNE

4、R公司也认为在导水叶上加装MGV装置的试验结果的确表明了,模型在空载运行时的工况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其全特性流量特性曲线参见图二。加装MGV装置所进行的△α=18°,22°和26°的一系列试验表明,在5#和18#导叶上加装MGV装置较之于其他导叶更其稳定,△α也相对更大一些。600M17.1°32°10°518M8.2°6.1°5.1°飞逸线4°3.1°2.1°图一600M518M24.1°15.1°10°8°6.1°飞逸线4.1°3°2.1°1.2°图二3.同时,KVAERNER公司还提供了在试验台上所进行的用球阀节流的空载运行工

5、况试验资料。KVAERNER公司认为这种方法对高转速机组的效果更显著,同样有利于天荒坪水泵水轮机空载运行工况的改善,而且所增加的工作量也要少得多。但由于中方坚持采用加装MGV装置的方案,部分开启球阀使水轮机稳定运行的方法未被采纳。二、MGV装置的工作原理德国VOITH公司在比利时COO—Ⅱ抽水蓄能电站的水泵水轮机首先使用了“预开导叶法”,即先把两个圆周上对称的导叶打开23°且保持到其他导叶打开至某一特定开度后再进入同步操作,在其他导叶较小开度时就能得到相应的流量和速度。由于在导叶较小开度时避开了“S”不稳定区的机组其运行稳定性能得到

6、明显改观,即运行范围已不在“S”区。新特性曲线在给定的运行范围内,除了最低水头的一个极小区域外不再出现反水泵运行工况。在运行水头范围内导叶所有开度线与各种负荷的转矩线都只有一个清晰的交点,亦即相对应的n1’=常数,这意味着运行工况必然是稳定的。机组并网后,为了保持负载工况下的稳定性,其他导叶在控制环的操作下继续开启而两个预开启导叶仍保持不变。当达到某一功率(COO—Ⅱ电站为80MW)或导叶开启至一个特定角度后,预开启导叶才与其他导叶同步随功率增大继续开启至最大。在机组卸负荷时,两个预开启导叶先于其他导叶设定在相应负荷的一个特定开度(

7、COO—Ⅱ电站65MW)。当然,预开启导叶对机组的效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选定的预开启角为23°的情况下,效率会下降约2%。但是,因为预开启仅发生在部分负荷的工况下,此时2%的下降率相对于部分负荷时的低效率已经微不足道了。Ⅰ Ⅱ图三预开导叶原理图“预开导叶法”的工作原理为(参见图三):1.对称设置的两个导叶的拐臂改装为一个象剪刀一样的双连杆结构,连杆Ⅰ中部铰接于导叶上,其一端连接在控制环上,另一端与单接力器的活塞杆相连接。连杆Ⅱ的一端固定在导叶上,另一端连接在单接力器的缸体上。2.单接力器只能运动至两端部位置,在其运动时,连杆

8、Ⅰ、Ⅱ可以相对转动,而引起所控制导叶相对于其他导叶的预开启(关闭)或者与其他导叶一起动作。3.控制环的所有动作同时传递给这两个预开启导叶在内的所有导叶。4.通过一组压油管路、一组电磁伐及一个控制伐,将控制环的位置传递辅助信号至各接收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