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互补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互补

ID:33858881

大小:165.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互补_第1页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互补_第2页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互补_第3页
资源描述: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互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前沿》2008年第2期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互补3张志刚常芳(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辽宁大连116605)[提要]本文以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互补,说明网络教学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两者必须相结合,摒弃各自的缺点,整合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并使其互补,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关键词]传统教学网络教学建构主义优势互补[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08]2—0055—03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

2、断发展,网络的功能也一、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逐渐地渗透到教学方面。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为注重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学学生个性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我国的大部分高校英与教”理论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理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正逐步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现代的教学论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模式过渡。传统教学模式易于教师对学生的统一授课和管“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动机理论”。奥苏贝尔将“学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习”按照效果分为“有意义

3、学习”和“机械学习”两种。教学课件的出现,传统授课方式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师可有意义学习指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以在课堂上实现图、声、文并茂的授课。有了互联网,学知结构中的某个方面(表象、概念或命题)之间建立起非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在一个虚拟的集体中学习,这种集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只要能建立起这种联系就是有意义学体不限于一个班级、一个学校或者某一个区域,它可以是习,否则就必然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先行组织者”是一个国家,甚至全球范围的集体。在这样的集体中,所有指通过适当的语言文字表述或通过某种媒体呈现出来

4、的、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讨论,学生得到的是动态的,多方面与当前所学内容相关的“原有观念”。先行组织者不仅有助的解答。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加强于建立有意义学习的方向,还能帮助学习者认识到当前所了他们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教师学内容与自己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哪一部分有实质性联的备课也因网络上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库而变得容系,从而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动机理论”重视易、方便,图文并茂,生机勃勃。在Internet这个广泛的海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主要是洋中,

5、学生可以择其所好,学其所欲,更加有利于他们的通过动机在以下三个方面起作用:1、动机可以影响有意义个性化发展,真正达到主体性教育的目的。然而,无论是学习的发生;2、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意义的保持;3、动机传统教学还是网络教学,都有其优缺点。网络教学不可能可以影响对知识的提取(回忆)。动机是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两者必须相结合,摒弃各自的缺点,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等三种成整合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并使其互补,以进一步提高教学分组成的。奥苏贝尔认为,每个学生的成就动机都包含着效果。上述三种成分,但三

6、种成分的比重调配则受年龄、性别、3[作者简介]张志刚(1965-),内蒙古包头人,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英语教育。常芳(1965-),女,内蒙古通辽人,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55·[1]种族、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以上论述表明,奥苏潜移默化的身教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这是网络教学难以替贝尔只重视教师的教,不重视学生的学。代的。但是,传统教学也有其不足,表现在:1、它是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迅猛“教师为主宰课堂教学的中心

7、”,学生处于“被填灌式”的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开始流行,成为学习状态。2、教学内容受教学大纲规定的限制,是“以书“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本为中心”,学生学习局限于书本知识之内,教学侧重于知义的基本假设是:1、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的简单识结论、轻知识过程与能力培养。3、传统教学是以教室和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黑板为中心,教学活动是在教室中进行的,只能在特定的即所有知识意义都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2、时间、地点进行,从而也带来人数上的限

8、制。4、传统教学在知识意义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社的媒介是课本、参考书、讲义、黑板、粉笔、部分实验用会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即所有知识意义是随着学具等,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黑板、粉笔、讲义等,学生[2]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由此看来,学习知识基本上是被灌输知识,基本程序是———学生预习、教师讲并不能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