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傅山研究的状况

当代傅山研究的状况

ID:33859516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当代傅山研究的状况_第1页
当代傅山研究的状况_第2页
当代傅山研究的状况_第3页
当代傅山研究的状况_第4页
资源描述:

《当代傅山研究的状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当代傅山研究的状况山西的名人并不多,我所知道了解的也就少之愈少。最初知道傅山的生平,是在一次宴席上听张星亮先生谈起。最近读到白谦慎先生的书《傅山的世界》,才对这位同乡有了初步的认识。傅山生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1607)闰六月十九日,卒于1684年[1]。初名鼎臣,改名山。原字青竹,后改青主。他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座奇峰,被称为“清初六大师”,同时代人评价他“学究天人,道兼仙释”,“博极群书,时称学海”。在书法绘画艺术甚至医学方面也有非凡的造诣。《书林藻鉴》中也有对其中肯的评价。傅山早期的书法训练完全是以传统帖学谱系的经典为范本,从他的言论中,后人认为当时他从未涉猎汉

2、魏石刻,但也由于傅山1640年以前的书作没有流传于世的,所以也难以确定他的早期书法风格。对于傅山书法,以及成就傅山书法的社会历史环境,白先生在书中都有详细的介绍。《傅山的世界》是从宏观的角度入手,概述了历史纵向发展视角下,傅山的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的作用。文中他的概述如下:For1,300years,ChinesecalligraphywasbasedontheelegantartofWangXizhi(A.D.303-361).Buttheseventeenth-centuryemergenceofastylemodeledontherough,brokenepigrap

3、hsofancientbronzesandstoneartifactsbroughtarevolutionincalligraphictaste.Bytheeighteenthcentury,thisledtotheformationofthesteleschoolofcalligraphy,whichcontinuestoshapeChinesecalligraphytoday.   AdominantforceinthisschoolwastheeminentcalligrapherandarttheoristFuShan(1607-1685).Becausehisw

4、orkspansthelateMing-earlyQingdivide,itisanidealprismthroughwhichtoviewthetransformationincalligraphy.   Ratherthanseekasingleexplanationforthechangeincalligraphictaste,theauthordemonstratesandanalyzestheheterogeneityofthecultural,social,andpoliticalprocessesbehindit.Amongothersubjects,the

5、bookcoversthelateMinginteractionbetweenhighandlowculture;theroleofpublishing;theMingloyalistresponsetotheQing;andearlyQingchangesinintellectualdiscourse.Inadditiontotheusualapproachofarthistorians,itadoptsthetheoreticalperspectivesofsuchfieldsasmaterialculture,printculture,andsocialandint

6、ellectualhistory.[2]因为是作于国外的书籍,这本书并不像一般的论文那样深入,但对于接触书法不久的人来说,恰好可以作为一个入门。大概读完了《傅山的世界》之后,在张星亮先生的介绍与指引下,我对于傅山,也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傅山的名气,在书法上的名气,的确比不上我们耳熟能详的诸多大家。傅山没有选上千年书家,也确实遗憾。正是出于这种遗憾,张先生认为,如果做论文,我应当先收集一下二十世纪末当代书法家对与傅山研究评论的论述作品。而我在做这方面材料的收集上,是出于两个原因,一则为了私心,想看看究竟有多少人在关注这个一生荡拓的山西书法家;二则,这也是我学习研究入门的必经

7、之路。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看到的占绝大多数的言论,都是在讨论比之王鐸,傅山究竟是胜出,还是败北。在接触傅山之前,我早已临袭过王鐸的作品,在我个人而言,的确是喜欢王鐸多一些。白谦慎在他的书中提到,傅山在清军入关之后更为推崇颜真卿的书法,具体有多种原因,白先生提出,他之所以开始大量的临颜体,是因为他的遗民处境使他为颜所吸引,“他对亡明的忠诚驱使他去追寻新的书法典范,并通过艺术典范进而宣扬艺术家的忠臣品格,激励自己恪守遗民的政治立场。”[3]傅山认为颜的书法具有“支离”的特质,实际上,傅山正是在比较了颜真卿和赵孟頫之后,提出了“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