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政法大学基础班民诉-杨秀清讲义

2012年政法大学基础班民诉-杨秀清讲义

ID:33859611

大小:5.25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3-01

2012年政法大学基础班民诉-杨秀清讲义_第1页
2012年政法大学基础班民诉-杨秀清讲义_第2页
2012年政法大学基础班民诉-杨秀清讲义_第3页
2012年政法大学基础班民诉-杨秀清讲义_第4页
2012年政法大学基础班民诉-杨秀清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政法大学基础班民诉-杨秀清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第一节民事诉讼一、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解、人民调解、仲裁与诉讼。其中,和解是双方当事人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而人民调解、仲裁与诉讼均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解决纠纷,但人民调解与仲裁属于社会救济,而诉讼则属于公力救济。二、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是诉讼行为与诉讼法律关系的综合。第二节民事诉讼法一、民事诉讼法性质基本法、部门法、程序法二、民事诉讼法的效力对人效力、对事效力、时间效力与空间效力。注意对人的效力,侧重于法律适用角度的适用:实体法与诉讼法适用的区别、诉讼法与仲裁法适用的区别,其中实体法与仲裁法可以适用外国法,但诉讼法只

2、能适用中国法。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第一节基本原则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含义:权利的相同性与权利的对应性二、辩论原则(一)理解1.主体:当事人2.内容: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其中,实体问题包括实体事实与实体法律适用。3.阶段:适用于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非讼案件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不适用辩论原则。(二)注意当事人主张与辩论的对象是法院审理与裁判的对象,当事人主张与辩论的事实与证据是法院裁判的依据,对于当事人无争议的事实,法院可以直接作为裁判的依据。【典型例题】关于辩论原则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9/三/82)A.当事人辩论权的行使

3、仅局限于一审程序中开庭审理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阶段B.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起诉状和答辩状是其行使辩论权的一种表现C.证人出庭陈述证言是证人行使辩论权的一种表现D.督促程序不适用辩论原则三、处分原则【注意民事诉讼法修改动向】(一)理解内容:当事人可以处分民事权利与诉讼权利,对民事权利的处分一般通过处分诉讼权利来实现。阶段:处分原则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即各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均可以适用处分原则。(二)注意当事人处分权与审判权相结合成为贯穿民事诉讼各程序制度的中心线。【典型真题】1、甲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乙返还借款本金2万元。在案件审理中,借款事实得以认定,同时,

4、法院还查明乙逾期履行还款义务近一年,法院遂根据银行同期定期存款利息,判决乙还甲借款本金2万元,利息520元。关于法院对该案判决的评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三/38)1A.该判决符合法律规定,实事求是,全面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B.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C.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辩论原则D.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平等原则2、关于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三/38)A、当事人有权决定是否委托代理人代理进行诉讼,是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体现B、

5、当事人均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进行诉讼,是处分原则的体现C、原告与被告在诉讼中有一些不同但相对等的权利,是同等原则的体现D、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不仅要自愿,内容也不得违法,是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原则的体现四、检察监督原则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注意民事诉讼法修改动向】第二节基本制度一、合议制度合议庭的组成因程序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程序中合议庭的组成程序合议庭的组成一审程序审判员组成或者审判员与陪审员共同组成,并且陪审员与审判员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二审程序审判员组成重审程序原审人民法院按照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再审程序原

6、来是一审的,按照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二审的或者上级法院提审的,按照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注意:1、参审制不同于陪审制2、陪审员参加争议案件的合议庭,特别程序与公示催告程序的合议庭不吸收陪审员。二、回避制度1、回避的情形45条:第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第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第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注意民事诉讼法修改动向】2、回避的决定权47条:院长担任审判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典型真题】关于回避,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0

7、/三/37)A.当事人申请担任审判长的审判人员回避的,应由审委会决定B.当事人申请陪审员回避的,应由审判长决定C.法院驳回当事人的回避申请,当事人不服而申请复议,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人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审理工作D.如当事人申请法院翻译人员回避,可由合议庭决定3、后果: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复议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三、公开审

8、判注意:1、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涉及国家秘密与个人隐私的案件属于法定不公开审理案件,2离婚案件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