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评价

ID:33861803

大小:56.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1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评价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评价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评价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评价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评价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研训员的工作角色进一步发生了转变,重新进行了定位。《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根据这一定位和要求,研训员在新课程背景下有很多工作任务,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深入课堂,开展听课与评课研究,加强具体指导。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课堂教学,在评课时主要从四大方面进行评价:(1)教学是否突出教学理念、发掘专业思想;(2)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达成;(3)教学过程;(4)教学效果。1评价课堂教学

2、是否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发掘学科专业思想(1)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是教学的灵魂,只有抓住灵魂,教学才能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行,不至于走偏路。生物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诸多,如:“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倡导探究性学习”等。(2)学科专业思想:学科专业思想能使教学得到升华、上升一个高度。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被忽略的,或者说发掘得不够。如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课上,学生在教师

3、指导下,分成小组进行探究实验,每组制作一个小纸盒,一面见光,一面阴暗,在中央放入几个小鼠妇(潮虫)。过一段时间后,小鼠妇绝大多数跑到阴暗处了。由此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在教师的组织、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遵循科学探究的程序,注重探究过程。从表面上看,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没有什么瑕疵。但仔细分析,这一课的生物学科思想内涵没有充分发掘出来。'‘光只是非生物因素的一种,其他的非生物因素如:空气、温度、水等也影响鼠妇的生活,也就是说非生物因素都能影响鼠妇的生活,同样生物因素也能影响鼠妇的生活。非生物因素和

4、生物因素,称环境因素,也就是说环境能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只是生物群中的个体,其他所有生物也是如此。”最后发掘出这节课的生物专业思想内涵是:“生物是适应环境的,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同时,反过来环境也能影响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辨证关系。”如果这节课教师把这个生物专业思想深发掘出来,同时进行情感教育,就更有高度了。2评价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达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教学目标分为预设的教学目标和生成的教学目标。通常教案中设计的“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为预设的教学目标。但在

5、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生成的教学目标往往被忽略。什么是生成的教学目标呢?就是在预设教学目标完成的基础上,生成出一些新的教学目标。例如: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的升华等,都属于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上,主要评价的内容是:(1)看预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否统一、全面、准确、恰当;(2)看预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达成;(3)看教学中是否有新生成的目标。3评价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的核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评价:①学生(主体);②教师(媒体);③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形态(客体)(图1

6、)。3.1评价学生(主体)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重在强调学生的参与,以“评学”为主,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1)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①学生的参与状态。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从表情、行为上看)。②学生的交往状态:(师一一生;生一一生)注意课堂上是否有多边的、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注意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①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他们的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思维的参与是核心。有的课堂表面上很活跃,但学生的思维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有的课堂表面上很静,但学

7、生的思维却调动起来了。②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③生成状态。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对后续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和期待。(2)学生学习方式的评价:是否贯彻了生物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包括:实验探究;推理式探究;发现式探究;提问式探究等。如果是实验探究课,要注意教学是否尊循科学探究的程序,是否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如果不是实验课,要注意教学是否遵循其他的探究程序和规律。例如: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看书或查找资料,得出结论,作

8、出回答,这就是所谓的“提问式探究”O其实探究性学习就是相对于接受式学习而言的,所以在评价课堂教学是否贯彻了新课标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理念时,因教学内容不同而宜。3.2评价教师(媒体)评价教师时,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的实施和教学手段的利用等。(1)教学行为的评价:①组织能力:包括课堂的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