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叶以后“士商渗透”的制度环境

明中叶以后“士商渗透”的制度环境

ID:33867200

大小:338.8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1

明中叶以后“士商渗透”的制度环境_第1页
明中叶以后“士商渗透”的制度环境_第2页
明中叶以后“士商渗透”的制度环境_第3页
明中叶以后“士商渗透”的制度环境_第4页
明中叶以后“士商渗透”的制度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中叶以后“士商渗透”的制度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明中叶以后士商渗透的制度环境!!!以政府的政策变化为视角张海英(复旦大学历史系∀200433)∀∀内容提要: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士好言利、弃儒从商渐成风气,士商渗透成为明清时期非常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有着复杂而深层的社会原因,其中,明清时期政府相关政策调整变化的制度因素不容忽视!!!政府工商政策的趋向宽松,提供了一种比较有利于商业发展和提高商人地位的制度环境;商人应试登第政策的变化,特别是捐纳制度的实行,强

2、烈冲击了传统的科举取士制度,成为直接促进士商渗透的重要渠道。关键词:明清∀士商渗透∀制度环境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世思潮与治生思想的兴起,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受到冲击,人们在观念上对商人的看法有了很大改变,出现了四民异业而同道的思想。受此影响,士人们日渐趋向讲求实际,不再以谋利事功为可耻,社会上士好言利与弃儒从商日渐成风,士商渗透成为明中叶以后非常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对此,既有研究已经很多,或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社会风气的变化等角度分析,或从儒家思想、宗教伦理的影响变化等角度探

3、讨#,但还未见有从政策变化、制度因素等角度作深入研究。笔者认为,明中叶以后政府相关政策调整变化的制度因素亦不容忽视,本文拟从政府相关政策变化的角度,探讨这一时期出现士商渗透这一社会现象的制度环境因素,以期深化这一课题的研究。一自先秦管仲、商鞅、韩非等改革家、思想家们把农业定为本业、把商业定为末业以后∃,农本商末的概念便成为经典性的概念术语,为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王朝延续使用。重本抑末(又称重农抑商)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重农政策也就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本成果为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吴

4、仁安、陈学文等学者较多地从社会经济发展而带来社会风气的变化等角度来分析,余英时较多地从儒家思想、宗教伦理的影响变化等文化角度来探讨。详见陈学文&中国封建晚期的商品经济∋,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台北,稻禾出版社1991年版;吴仁安:&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相∋,文载&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余英时文集第3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管仲第一次将人们的职业划分为士、农、工、商,并推出四民分业定居的政策,认为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商鞅认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韩非提出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趋本务而外末作,将工商业者列为五蠹之一,属当除之列。详见&管子%乘马∋、&管子%治国∋,&商君书%壹言∋,&韩非子%五蠹∋。%130%基本经济政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统治者要全部放弃或者取消商业,商业可以致富这一点,统治阶级无法视而不见。仔细考察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透视其重农抑商的背后,可以看到,历代政府抑商政策

6、的重点多在抑制商人的社会地位与从商人口的数量,加强对商人获利的管制乃至与商人争利,并将抑商政策当成调整商业和其他行业(如农业)矛盾的手段,但并非是贯彻始终的政策,也并未实质性地限制商品流通#。此外,重农抑商思想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更多地是在价值观方面提倡士农工商与崇本抑末的观念,其主要目的是要在观念上推行一种轻商的社会导向,并通过这种导向在社会各阶层中提倡一种以务农为上、务农为荣,业贾为下的官方主流思潮和主导观念,以期用一种官方损誉和褒扬的导向以及一种精神观念上的贵贱观,来抵消实际生活中经济利益上的

7、巨大差异,并且力图由此而达到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有利于传统生产方式的目的∃。因此,统治者虽然一方面在思想观念上大力提倡重农轻商,并加强对官营手工业、商业的控制,但另一方面,对于民间工商业,只要不妨碍统治者的政治、经济利益,一般也就采取相对宽松的政策。明初的商业政策较之元朝严重倒退。明初统治者曾大力提倡贱商(。洪武十九年三月,朱元璋谕户部:我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撙节用度,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洪武二十年规定:农家许着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许着绢布。如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

8、贾者、亦不许穿细纱。∗明政府还规定,行商须领取官府印制的路引,才可外出经营。洪武末年制定的&大明律∋规定:凡无引文私渡关津者,杖八十+。凡没有路引者,将被视为非法经营,军以逃军论,民以私渡关津论,重则杀身,轻则黥窜化外。直到正德年间,明政府仍维持这种立法以贱商的指导思想。武宗正德元年,禁商贩、仆役、倡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