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供求分析的反思:破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纽带之谜[参考]

对供求分析的反思:破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纽带之谜[参考]

ID:33869106

大小:30.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对供求分析的反思:破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纽带之谜[参考]_第1页
对供求分析的反思:破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纽带之谜[参考]_第2页
对供求分析的反思:破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纽带之谜[参考]_第3页
对供求分析的反思:破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纽带之谜[参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供求分析的反思:破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纽带之谜[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供求分析的反思:破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纽带之谜本文的目的在于提出并证明这样一个观点:供求分析仅适合对实体的分析,而对供求分析的反思则构成了整个虚拟经济的全部内容。整个内容分为三大块:供求分析的例外(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难以存在),指的是网络经济;供求分析作为直接定价,它的对立面就是知识经济的间接定价;而供求分析的前提(消费者-生产者的两分法和两者身份的确定性),正是我们分析虚拟经济的核心即资产的关键所在。一、供求分析的方法论探讨:层面的反思;供求分析方法的是怎样的呢?我们从标准教材中得出,供求分析方法的核心是要说明“价格

2、是怎么决定的”。对该问题供求分析方法的回答是: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似乎是一个答案,但我们如果进一步追问什么是供给或什么是需求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供求分析方法逻辑上的破绽了。众所周知,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在一定的价格消费者能够而且愿意购买产品的数量”。也就是说,需求本身是与价格有关的(供给的概念类似)。那我们就有这样的怀疑:价格是由两个与价格有关的概念决定的,这不等于是说,价格是由价格决定的吗?(至少我们可以有这样的怀疑);价格是由价格决定,这个结论当然不会有错,但这样的结论很难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因为这是一个套套逻辑

3、,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哲学意义上的探讨对我们来说不宜过多,暂且放在一旁。因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说明供求分析是错误的(事实上这个问题太复杂以至于说不清),我们只是从哲学层面探讨,以引起我们下面的话题。;二、为什么供求分析在网络经济中不能进行?;供求分析的局限之一在于必须存在供给曲线和消费曲线。比如供求理论告诉我们:厂商的边际曲线(在临界点以上)就是厂商的供给曲线。也就是说,厂商的边际成本就是厂商的价格。这一般来讲,是有道理的。但有一种情况我们必须考虑到,如果边际成本很低,几乎等于0,那么价格也几乎等于0吗?那么

4、厂商会白送吗?当然不会全部白送。;网络经济正是存在着这样的特点。在经济学家看来,网络不仅包括了互联网、软件开发、硬件制造这些新兴产业,而且也包括了、航空、电讯技术、广播、铁路等传统的生产部门。这些部门供给方面最大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极高的固定成本和极低的边际成本——一旦你为开发软件、设计芯片、铺设光缆线等投下了高额的固定成本,是多一个消费者还是少一个消费者,对你的软件几乎不会产生成本上的变化,而多制造一块芯片也花费不多。也就是说,生产第一份信息产业的成本非常高,但复制此后产品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这对供给曲线的存在构成了一个

5、极大的挑战。;需求曲线的存在也值得怀疑。需求曲线的存在是以需求定律(价高少买、价低多买)为前提的。但是,网络也好、软件也好,知识产品与信息产品的消费行为也有规模效应:在一定限度内,上网的人越多,你的软件产品使用人数越多,消费者对你的口碑越好,就越是愿出高价来购买你的产品。这不啻是说,需求越多,需求者出价越高。;我们以上的分析用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网络经济是供求分析的一个例外,而供求分析似乎只适用于一定阶段的经济问题。当经济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的时候(虚拟经济),就必须对供给分析的继续运用作出反思。;为了更好更深地探讨问题,

6、我们来看看供求分析的本质。;三、供求分析的本质:非人格化的直接定价;在我们看来,供求分析的本质是一种非人格化的直接市场定价行为。我们称之为“非人格化”,是相对于“人格化”的讨价还价行为来说。在中国,改革前的讨价还价除大量发生在当时不占主流的农贸市场,更主要的是发生在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在制定和执行计划过程中或在物物交换的单位之间的协作过程中。我们称之为“直接市场定价”,是相对于“间接市场定价”来说。而知识经济的兴起,就是一种“间接市场定价”的兴起。;我们无意对知识经济下一个定义,我们只是想说明这样一个事实:知识当然是无

7、价的,但我们必须给它定一个价;我们很难对知识直接定价(或者说,供求分析在此完全不适用,因为我们不能说价高需求就少,也不能根据边际成本去定价),所以我们只能对知识进行间接定价。;如何对知识进行间接定价呢?企业理论的某些观点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在企业的契约理论里,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功能在于节约市场中的直接定价成本。换句话说,者对剩余索取权正体现了管理服务的间接定价。那么,我们对知识的间接定价,简单地说,除了该扣除的、该给其它生产要素的之外,就是知识应该得到的,这就体现了对知识的间接定价。对知识的间接定价,比起仅仅宣称知识

8、是无价的这个口号,更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在此,我们的分析已经表明,供求分析是有局限性的。我们下面的分析要更深地探讨这种局限性的根源何在。;四、供求分析在金融资产运用的不合理:前提是买者和卖者的两分法;供求分析的前提是,首先是先入为主地把人们分成两类:消费者和生产者。它的逻辑思维是这样的:要探讨经济问题,最重要的是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