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基础

预习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基础

ID:33871277

大小:61.2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1

预习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基础_第1页
预习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基础_第2页
预习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基础_第3页
预习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基础_第4页
预习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习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预习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基础摘要课前预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预习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前奏曲”,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如何指导学生在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语文;高效课堂;有效预习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4-0078-02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有这样的体验:一节新授课,当学生在课前熟读了文本,解决了课堂教学中

2、的绊脚石(如生字词、写作背景等问题)后,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顺利,课堂效率高,让人心中畅快。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不熟悉时,这节课学生就如缺少风力的风筝,被教师硬拽着上天,其结果只能是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无趣。那么怎样使课堂变得鲜活,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使课堂更高效呢?这就离不开学生的课前预习。预习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的范围、预习的重点、预习的效果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新知识的传授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积累的前提下进行的。课堂中问题思考与解决有一

3、定的时间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对新内容不够熟悉,在课堂中就会被教师牵着鼻子,被动接受知识,缺少了对知识生成思考的过程,缺少了自己的思维,久而久之,课堂就失去了活力,学生就会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学生发现旧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在新课标教学中,预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获得新知识的活动。例如:学生在

4、预习课文时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就可以借助工具书去理解;扫清阅读障碍后,在教师引导下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就可以学会自主阅读的方法,自学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同样,学生在预习时,通过读、写、查找资料,除对要学习的知识能基本掌握外,在预习的过程中也会对所学知识形成一定的认识。这种认识过程是学生阅读后对文本的认识、认同,它的思考会比课堂中的思考时间长,还可能形成思维的火花,而这种认识既是学生动脑思考的过程,也是一种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期的坚持,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

5、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究、去思考,从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知识的独到见解。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常会见到标新立异的学生,这些学生的举止、表现,正是基于对所学知识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当学生的这种标新立异被教师认可、肯定,学生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这些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有一种读书的欲望与兴趣,在兴趣的主导下会形成一种爱好。所以,预习的成效、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认可的体验,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对没有理解的知识格外关注,会去主动探究、主动倾听,从而也就提高了课堂效率。既然预习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如此重要,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

6、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呢?1预习要及时并要形成一定的习惯及时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前提。预习是学生为学习新知识做的准备,如果预习不及时,势必会对新知识的学习造成障碍。在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模糊的前提下讲授新课,这节课只能是'‘满堂灌”。这种情况在阅读名家名篇以及时代性较强的文章时尤为突出。学生对文本内容不清楚,对写作背景不了解,对作者的写作意图不清楚,就不能和文本产生共鸣,对文本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犹如雾中看花一样。只有预习,才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独立思考,才会更深入地与文本、作者产生心灵的碰撞,

7、才会有自己对文本独到的见解。同样,预习还要形成习惯,否则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会得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会得到提高。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布置预习作业,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学生会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就会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自觉、主动地去完成预习任务。2预习要由浅而深,循序渐进语文教学要有意识地安排由易到难地预习,循序渐进地突破字、词、句、段、篇之间的联系。预习第一步先过阅读关,要做到对文章阅读通顺,给生字词加注拼音,勾画文中需要识记的重点词语;第二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用简短的话语做批注;第三步让学生明

8、确阅读了文章有何感悟;第四步,在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做上标记,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四个步骤的预习过程,使学生养成一定的习惯,在独立阅读当中会有自己的思维形成。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讲,课堂上会多一些思维的碰撞,会有更多关注的目光。3预习要分层设计,不能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习惯好的学生能自觉运用学到的预习方法去预习,而自觉性差或知识存在缺陷的学生,不要说完成四项预习任务,就是阅读关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