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超软土地基最佳冲击能研究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超软土地基最佳冲击能研究

ID:33875318

大小:8.98 MB

页数:105页

时间:2019-03-01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超软土地基最佳冲击能研究_第1页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超软土地基最佳冲击能研究_第2页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超软土地基最佳冲击能研究_第3页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超软土地基最佳冲击能研究_第4页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超软土地基最佳冲击能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超软土地基最佳冲击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UDC:密级:学校代码:11845学号:2111109017广东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工学硕士)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超软土地基最佳冲击能研究曾文秀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企业导师魁名、职称:专业或领域名称:学生所属学院:论文答辩日期:ADissertationSubmittedto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fortheDegreeofMaster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MasterofEngineeringScience)Researchonthebestimpactene

2、rgyofultra·-softsoilfoundationwiththestatic..dynamicdrainageconsolidationmethodMasterCandidate:ZengWenxiuSupervisor:Prof.LiZhangmingJune2014SchoolofCiviland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Guangdong,ER.China,510006㈣辄㈥撇㈣Y摘要静动力排水固结法中冲击能的设计,

3、其影响因素复杂又繁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善的系统认识、精确的理论或规范标准。设计时常采用工程类比法和经验法,为验证设计参数,常在正式施工前试夯。当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用于加固超软土地基,冲击能太小达不到地基加固深度要求,过大容易出现埋锤或“橡皮土”现象,所以冲击能的选择关系到地基处理的成败。因此,如何确定最佳冲击能是一个亟待解决而且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课题。遵循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固结基本原理,建立考虑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冲击能的理论公式,并利用广州南沙泰山石化成品油库区超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的实测数据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为探求冲击加固软土的微观机理,以

4、科学地对最佳冲击能进行设计,并寻求最佳冲击能所对应的荷载水平和速率,本文利用核磁共振法,从以下两点进行了研究:一是研究不同冲击荷载水平和速率下超软土的水相变化规律;二是着重从孔隙结构分布及如何变化来考虑经受典型荷载及应力水平与速率下超软土的特性响应。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最佳冲击能宏观力学计算模型方面:(1)夯击产生的动应力经应力扩散到软土顶面的最大压力值可大于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但是小于其极限承载力值,故定义软土最大容许应力比尺=软土顶面最大压力论述了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最终得到最佳冲击能的计算公式:形:型二剑::垒型:(坠二

5、丝Z嵋(2)利用现场实测数据计算得到的最大容许应力比值R介于2~3之间,且随着夯击遍数及冲击能的增加,R值也相应增加,表明软土顶面承受的最大压力的提高,微观上可以解释为软土微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微孔隙和微裂缝排水得到充分利用,软土排水固结。2.最佳冲击能微观分析方面:(3)对应于通常工程荷载的较低能量动三轴试验荷载速率与水平(1.6MPa/s与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OOkPa)及以下,淤泥类超软土中非自由水不能转化为自由水。对应于于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工况的高速冲击荷载下(每击荷载水平3787kPa,速率631.2MPa/s),非自由水可

6、转化为自由水;而且冲击总能量越大(遍数及击数越多),就越易析出自由水;(4)取自广州地区的淤泥孔隙半径集中分布在l"~209m之间。当冲击荷载达到本文所述水平时,淤泥中最大与最小孔隙所占比例均会有一定程度减小,孔隙大小更趋向均一。在一定的荷载水平(680kPa)以下,加载速率是决定相对最大孔隙比所占比例的关键因素:速率较小会使得该比例增大,速率较大则使得该比例减小,其界限值在>O.8MPa/s与S1.6MPa/s之间;(5)一定的冲击荷载与速率水平下,随着其作用次数(即能量的提高),淤泥中的相对大孔隙与最大孔隙部分会明显减少;而当间隔时

7、间较短的作用次数再提高,此种效应就会降低;对于有效减小较大孔隙而言,淤泥受冲击的次数存在某个合适的量值。关键词:静动力排水固结法;超软土;最佳冲击能;微观机理;水相变化;孔径分布特征ABSTRACTABSTRACTThedesignofimpactenergyinthestatic-dynamicdrainageconsolidationmethod(SDDCM)areinfluencedbymanycomplicatedfactors,SOfartherearenounifiedunderstandinginitstheoretica

8、lcalculationornocodesandstandards.Engineeringanalogymethodandempiricalmethodareoftenutilizedinthedesig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