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行(四):仙霞古道仙霞关

江山行(四):仙霞古道仙霞关

ID:33880536

大小:996.6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江山行(四):仙霞古道仙霞关_第1页
江山行(四):仙霞古道仙霞关_第2页
江山行(四):仙霞古道仙霞关_第3页
江山行(四):仙霞古道仙霞关_第4页
资源描述:

《江山行(四):仙霞古道仙霞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郁达夫的《仙霞纪险》写到“仙霞岭的面貌,实在是雄奇伟大得很!老远看来,就是那么高那么大的这排百里来长的仙霞山脉,近来一看,更觉得是不见天日了。……仙霞岭不可不到。”到江山必须领略达夫先生笔下的仙霞岭风情,并追寻过往历史在仙霞古道上的岁月留痕。仙霞岭绵亘在浙、闽茫茫群山之间。1000多年前黄巢起义军入闽,沿仙霞岭开山伐道700里,成为当今著名的仙霞古道。并设仙霞关、枫岭关等九处。仙霞关是中国古代关隘,古称古泉山、泉岭山。是与位于四川广元市南的剑门关,位于河南西部灵宝的函谷关及山西省代县的雁门关同齐名的中国四大古关口之一。仙霞关存有四道关门,五公里麻石垒砌的古道,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唐末黄巢起

2、义遗址,是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浙江省八大徒步旅游线路之一。仙霞关关城东西与高山相连,南北有狭路沟通,为衢州往来建州(现代为福建建瓯)之咽喉要地。素有“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仙霞岭路北起浙江江山,南至福建浦城100馀公里,曲折狭窄,两侧山高谷深,接岫连峰,其间有窑岭、仙霞岭、茶岭、小竿岭、枫岭(大竿岭)、梨岭(五显岭)等险隘,合称仙霞六岭。六岭中以仙霞岭最为险峻。仙霞关为其重要关隘。仙霞关工有4/4四道关门,东北和西南各两关,皆以条石砌成,高3.4米,宽2.7米,均建在两山夹峙的危岩陡壁之隘口中。关岭海拔高591米。总长5公里。有碎石砌就的台级。历2

3、4曲,为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率进所辟。头关主要景点有松风亭、“东南锁钥”石碑、双宝树、浣霞池、天雨庵(即关帝庙遗址)、冲天苑暨仙霞岭史料陈列馆、黄巢石像及沙孟海题刻《菊花诗》碑等。二关有甘泉、霞岭亭、率性斋遗址。三关有古碉堡遗址。四关有福口亭。《东舆纪要》载:“仙霞天险,仅容一马。至关,岭益陡峻。拾级而升,驾阁凌虚。登临奇旷,蹊径回曲,步步皆险。函关剑阁,仿佛可拟,诚天设之雄关也。”4/4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仙霞关设巡司戍守。明末,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拟据仙霞之险阻击清兵,后因明将郑芝龙撤除仙霞守军,清兵遂越关南进,直抵福州。关上有三块石碑,一是宋代砌路碑记,一为

4、天雨庵塔石,上镌“天雨庵和尚之塔”;一块“东南锁钥”残碑。东北半山腰处,尚存清代建筑天雨庵附屋四间。关岭半腰及顶巅,各建一别致小亭。关岭两旁修竹蔽日,古木参天,山风习习,泉水淙淙。4/4现存古道为宋乾道八年(1172年)所重筑,迂回曲折,盘24曲,历360级。仙霞古道、雄关、胜景,曾吸引不少文人墨客,于此观山揽胜,赋下不少赞美仙霞的诗篇,自宋以来有陆游、朱熹、刘基、徐渭、徐霞客、查慎行、周亮工等。近代文学家郁达夫、摄影家郎静山都慕名来游。作者微信号:CB-zhihuixiangcun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