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损失厌恶(myopiclossaversionmla)

短视损失厌恶(myopiclossaversionmla)

ID:33883373

大小:115.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短视损失厌恶(myopiclossaversionmla)_第1页
短视损失厌恶(myopiclossaversionmla)_第2页
短视损失厌恶(myopiclossaversionmla)_第3页
短视损失厌恶(myopiclossaversionmla)_第4页
短视损失厌恶(myopiclossaversionmla)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视损失厌恶(myopiclossaversionml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短视损失厌恶(myopiclossaversion,MLA)目录[隐藏]·1 短视损失厌恶概述·2 MLA理论的基础·3 MLA理论的验证与发展·4 MLA理论在资本市场研究中的应用·5 MLA理论的评价·6 参考文献[编辑]短视损失厌恶概述  短视损失厌恶(myopiclossaversion,MLA)理论最早由Benartzi和Thaler提出,该理论构建于“预期理论(prospecttheory)”与“心理账户mentalaccounting)”这两个行为金融理论的基础之上,对应地内化了“损失厌恶”和“短视”这两种投资者的行为特征。  Benartzi和Thaler认为,如果损失

2、厌恶的投资者不去频繁评估他们的投资绩效,则他们会更愿意承担风险,即评估期越长,风险资产越有吸引力,风险溢价也就越低。然而,现实的客观和主观因素导致投资者的评估期总是有限的。例如,从客观因素来讲,资产收益的概率分布并不是长期稳定不变的,有时甚至还会发生破产、财务危机等巨变,投资者需要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重新评估资产收益概率分布的变化,以调整投资决策。这样,资产收益的概率分布的稳定性以及可获取信息的频率(如年报等定期报告)就会影响投资者的评估期。此外,投资者的消费计划、风险偏好等主观因素也会影响其自身的评估期选择。在这种情况下,MLA理论能够对投资者的行为予以合理的解释。1999年2月,以色列

3、最大的共同基金管理人Hapoalim银行宣布改变其披露政策,将每月披露一次业绩改为每三个月披露一次。这样就使得那些依赖从银行获得业绩信息的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频率下降,从而使投资者更愿意持有其基金。银行的理由是“投资者不应该被偶然的价格下跌所惊扰J。这也成为MLA理论的一次实践应用。[编辑]MLA理论的基础  (一)预期理论  多年以来,预期效用理论受到了众多悖论的冲击,建立一套更符合实际的效用理论成为研究的焦点。Kahneman和Tversky在心理实验的基础上,打破了预期效用理论的框架,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理论——预期理论,解释不确定状态下,个人的偏好选择问题。实验发现:投资者在收益部分呈

4、现出风险厌恶,在损失部分呈现出风险寻求;人们往往忽略各种可能性中共同的部分,而去关注它们之间的差异;对客观发生概率较高的事件,人们赋予的主观概率会偏高,而对于客观概率较低的事件,人们赋予的主观概率则偏低。在这个理论中,效用是基于相对某个中性参照点的收益和损失的数量定义的,而不是像预期效用理论那样,基于期末财富的绝对量。预期理论表明,投资者是损失厌恶的,即相对于收益,投资者对损失更为敏感。在效用函数的形式上,损失比收益具有更大的斜率,二者斜率之比被用来度量损失厌恶的程度。  (二)心理账户理论  Kanhneman和Tversky以及Thaler提出了心理账户理论。心理账户理论认为,人们

5、会建立心理账户来比较各种选项之间的优劣,这就导致了他们常常会计算和评估包括交易、投资、博彩等在内的财务成果,这样长期投资决策实际上是基于对短期收益的评估。  MLA当中的“短视”就是指人们在短期中评估组合的这种行为。短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可以用重复博彩和单次博彩的差别来解释,Samuelson首先关注了这一问题。他设计了一个预期收益大于零的赌博——50%的机会赢得200美元,50%的机会损失100美元。然后问一位同事是否愿意参加这个赌博。这位同事拒绝了这个赌博,因为他感觉可能的损失导致的效用降低会大于可能的收益带来的效用增加,但是他乐于接受100个这样的赌博。这个例子一方面隐含着损失厌恶

6、的概念;而另一方面说明,大数定律会增加赌博的确定性,提高人们承担风险的能力。  一些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Coombs和Meyer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个现象。Tversky和Bar-Hillel指出,Samuelson的规范性分析是正确的,但要想解释这个行为还需要像期望理论这样的理论进行描述。Keren和Wagenaar认为期望理论的许多结论不能直接推广到重复博彩中来。他们发现,重复博彩将使预期价值为正的博彩更具有吸引力。Pratt和Zeckhauser以及Kimball、Gollier、Ross等人尝试从预期效用理论的角度对这个问题的合理性进行解释。他们发现,在预期效用

7、理论框架下,重复博彩是否更具有吸引力与效用函数的形式和性质相关。  MLA建立在预期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两个重要行为金融理论的基础之上,并成功解释了Samuelson提出的关于重复博彩的悖论,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此时的MLA还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猜测,它是否真正反映了人们的行为特征,能否对实际问题具有解释能力,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后续的相关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是通过心理实验的方法,检验人们的投资行为当中是否存在MLA这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