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初探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初探

ID:33886005

大小:55.1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初探_第1页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初探_第2页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初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初探王振英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262100木文结合作者长期的环境教育教学实践,分析了高中地理学科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适合性,提击了高中地理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一、高中阶段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环境保护己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在国际上已经形成共识,我国环境教育更是迫在眉睫。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虽然我国环保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我国的环境状况仍然相当严峻,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排放、酸雨、灰霾、饮用水质,包括我们的声环境、辐射环境等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

2、生态环境方面,虽然我国的森林环境得到改善,草原环境也基木稳定,但严重的是,我国的土地与广大农村环境堪忧,耕地质量问题凸显,区域性退化问题较为严重,农村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牛活和牛存,影响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环境问题成为一个应当也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但是从现实看,公众环保意识水平仍然较低,环保观念淡薄,环保行为参与度远远不够,缺乏保护环境的道德责任感和环保素养。所有这些看来,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刻不容缓,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世纪与议程》指出: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

3、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养,必须重视教育。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环境教育,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对于养成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观念,树立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依托现行新版高中地理教材进行环境教育的适合性环境教育具有开放性、多维性,因此,中学阶段几乎所有学科课程标准都渗透有环境教育理念。但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自然而然成为环境教育的优势学科,在

4、学校的环境教育中承担着主要的任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对环境教育有明确的目标要求,现行新版高中地理教材很好地落实了《标准》要求。从教材内容的编排可以看出,作为教材主体的自然和人文两大部分,都是从环境的角度、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组织和编写的,如人教版教材开篇就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入手?最后又归结到人类和环境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上去,教材不仅包含了大量的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始终贯穿于整个教材,甚至专门设置了“环境保护”模块,充分体现出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日益突出的地位。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在传授学生各种知识和技能的

5、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正是地理教学本身的要求,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高中地理教学重要的新方向、新目标。三、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育的主要途径1•依托课堂,优化课堂地理教学,开展环境教育地理课堂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把环境科学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所处的环境,正确认识和对待人地关系,培养其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保道德素养。显然后者更是重点。相比其它教学内容,人多数与环境有关的地理概念和规律以及一些现象和地理问题都是比较枯燥的,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所

6、以方式方法的创新尤为重要。教师要大胆整合教学内容和素材,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关于热点环境问题一一城市雾霾,教师可以搜集大量相关吋事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探究其成因、危害和应对措施,通过分析和评价,启发、唤起学生对环境及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感受。这些贴近生活的素材应用于教学,化虚为实,化远为近,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震撼学生心灵,使环境教育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此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对环境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也就是环境观念的雏形。学生具有了这种敏感

7、性,才会有保护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2.结合乡土地理,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搞好环境教育的升华实践岀真知,环境教育亦是如此。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采取乡土野外观察、实践调查或采样分析等手段,来获取环保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是活化了的地理教学过程,能够深化环境教育。例如,人教版教材《地理》第六章“人类与环境”部分,该章是整个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理论核心,更是学生深入接受环境教育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要把握住这个关键,完善和升华环境教育效果。依其实践性特点,我们在完成该章理论教学之后,可尝试性地组织学生亲自参与环境实践。当然,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是有层次的

8、,方式和途径也很多。笔者在完成该章教学之后,组织了一次以揭示“人类与环境关系”为主题的作品竞赛活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学生作品不仅选材广泛、立意新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