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导演剧作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导演剧作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

ID:33889348

大小:871.3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导演剧作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_第1页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导演剧作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_第2页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导演剧作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_第3页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导演剧作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_第4页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导演剧作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导演剧作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演系】院系:导演系研究方向名称:电影导演剧作研究方向介绍:电影剧本创作是电影导演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在系统地学习导演创作方法和创作理论之后,本方向着重于如何结合实际的制作条件,创作或修改剧本,强调剧本创作中的“可拍性”和变通。业务课二名称:故事片导演创作及理论业务课二介绍: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导演创作能力,了解导演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创作手段,了解电影史上的著名导演及其对电影创新的贡献。能判断剧本的核心任务,完成导演创作构思及实施导演构思的具体方案。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赵彬主

2、编《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中国电影史》钟大丰《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1育明教育官方网站:www.yumingedu.com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笔记资料包含:【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考研重点内部资料第三节“作者论”和法国新浪潮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早期,一种被称为“作者论”的运动支配了电影批评和电影理论,

3、也影响到法国新浪潮的电影创作,后来还波及到美国的电影制作。小说家兼电影制作者亚历山大·阿斯图克1948年发表的论文《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机笔》为“作者论”开辟了道路,文中认为电影已经变成了一种类似于绘画或小说的表达方式。阿斯图克宣称,电影制作者应该可以像小说家或诗人一样说“我”,“摄影机笔”的公式强化了电影制作者的行为,电影导演不再仅仅是现存本文(小说或电影剧本)的臣仆,而是具有自身权利的创造性艺术家。他呼唤一种新的电影语言,一种艺术家个人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用摄影机写作一个世界观(一个生命哲学)的电影语言。法国新浪潮电影主将弗朗西斯·特吕弗以其反对法国传统电影的战略攻击性在“作

4、者论”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54年的《电影手册》发表了特吕弗著名的宣言式论文《法国电影的一种倾向》,他在文中痛责所谓“质量传统”,即将古典法国文学变成可以预见的、画面雕琢的、语言规范的、风格俗套的电影。特吕弗认为,质量传统将电影制作弱化为仅仅是对现存剧本的传译,而实际上电影制作应该被看作创造性场面调度中一种开放式的历险。特吕弗强烈呼吁用一种原创性导演的创造性的控制来代替传统的所谓“心理写实主义”剧作家支配的状态,将质量传统消灭干净。在特吕弗看来,新电影应该是制作者的类似物,不完全是通过自传性的内容,而是通过浸透着导演个性的风格。“作者论”认为,拥有坚实本质的导演会在电影

5、中长期体现一种可识别的风格和主题个性,即便是为好莱坞电影厂拍也会如此。真正的天才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会“显露出来”。巴赞将“作者论”总结为“选择个人化的元素作为相关的尺度,然后将其持续永恒地贯彻到一个又一个的作品中”。《电影手册》的评论家们将作者视为一部影片的美学和艺术手法(场面调度)的最终责任人。运用在电影美学中,场面调度就代表单一画面的构图,包括物件、人物和群众的关系,光线明暗的相互影响,色彩类型,摄影机位置和角度,以及画面中的运动等等方面。“场面调度”又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2育明教育官方网站:www.yumingedu.com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为摄影

6、机安排调度真实世界”。一般来说,强调场面调度的导演较少依赖蒙太奇和剪辑,而倾向于运用景深镜头、运动镜头和长镜头。巴赞和“作者论”的同仁在摈弃蒙太奇剪辑、倡导写实主义美学的同时,将场面调度提高到电影美学原则的高度,称为与蒙太奇分庭抗礼的电影风格类型。备受“作者论”推崇的“三大作者”:罗伯特·布列松、英格玛·伯格曼和路易斯·布努埃尔。“作者论”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赋予导演以作家一样的特权荣光,而是到底“谁”被选择为作者而享有荣耀。法国新浪潮导演们特别喜好写作的隐喻,这并不意外,因为他们大多数是电影评论家出身,将文章和电影当作两种简单的表达形式。“新浪潮”一场开平始于50年代末期并在196

7、2年形成高潮的法国电影运动,它反对自以为是的、垂死的法国电影工业,倡导一种题材内容和形式技巧方面的革新。尽管“新浪潮”导演们拥有各自不同的手法和感觉,如特吕弗作品的浪漫情怀、戈达尔的政治极端主义、雷奈的影片结构实验、罗麦尔的道德感、雅克·里维特的戏剧性和路易斯·马勒的折衷主义等,但他们却有着许多构成“新浪潮”运动美学核心的特征:(1)对人物反传统的、非多愁善感的和直白的处理;(2)松散、真实或新颖的情节结构;(3)使用便携式摄影录音设备摄取更共时性和更真实的声像;(4)多为实景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