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

浅议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

ID:33889420

大小:55.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浅议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_第1页
浅议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_第2页
浅议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_第3页
浅议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_第4页
浅议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摘要:本人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及体会,认为运用导学案是适应初中历史教学需要的一种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教学方式。本文就导学案及其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等问题进行简要论述,以抛砖引玉,使初中历史教学在与导学案的结合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关键词:历史教学;导学案;运用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64-1一、什么是导学案教学导学案有助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逐渐丧失生命力的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那么,为什么要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呢?二、运用导学案的

2、原因之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使用导学案,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历史教学改革的需要、导学案的优势、中学生的特点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历史教学积累了诸多弊端,例如:教师在满堂灌中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的“包办行为”使学生对教师过多的依赖,其自学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教师仅仅把学生当作整体来看待,忽视了对个体学生的因材施教;学生在机械记忆、死记硬背中视野受到限制,思维受到束缚,能力受到制约。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历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对于弊端缠身的历史教学,运用导学案可以说是对症下药,因为它具有以下明

3、显优势:首先,它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知识传递方式。传统教学大多沿用“教材一教师一学生”的知识传递过程,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缺乏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导学案的应用则建立起"教材一教师一学案一学生"的新型传递过程,这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导向性和目的性,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案有利于弥补教材的不足。多数学生面对教材时,往往只满足于看懂内容,记住知识,很少关注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领会其中的思维方法。学案不仅能够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而且有助于启发思维,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总结方法。最后,学案导学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

4、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学案为学生提供了自学的平台,而教师从繁重的讲解中解脱出来后,不仅可以集中释疑解惑,还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达到了和谐统一。中学生的特点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导学案的重要原因。中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以下显著特点:有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已不能满足于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学习的自主意识增强,希望摆脱教师的过多干预,但又渴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导学案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而且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

5、指导相结合;同时,学案的编写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用导学案也是基于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而学案导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而且更侧重于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导学案不仅可行,而且势在必行。那么,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在历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三、学

6、案导学的实践、运用学案导学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编写导学学案。教师在编写学案前应做两手准备:一方面,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参资料,研究和分析教材;另一方面,要了解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水平等。在设计学案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主体性原则。学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全员参与,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第二,指导性原则。学法指导是学案导学的一大特色,其目的在于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必要的条件。第三,层次性原则。为落实因材施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案

7、的设计上体现出层次性和梯度性。层次性旨在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各有所得,梯度性是指问题的设计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2•学生依案自学。对于课前自学,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以便为学生进一步的自学提供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自学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抓住重点,把握本质,总结规律。总之,学生的自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课本由薄读厚,由厚读薄的过程。3•讨论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就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

8、分组讨论。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应通过巡视,有选择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一方面对讨论给与必要的指导,避免讨论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发现和汇总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以便在精讲释疑中集中解决。4•精讲释疑。在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就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教师的精讲要有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