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

论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

ID:33895809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8

论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_第1页
论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_第2页
论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_第3页
论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_第4页
论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作者:王坤庆  更新时间:2008-5-1914:18:49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  点击率:231 提 要 文章通过考察西方“人文主义”一词的演变,揭示出“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哲学价值观与教育的密切关系,并从当代西方人文主义教育存在的事实出发,探讨了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人文主义 教育 价值取向 作 者 王坤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一 “人文主义”(Humanism)从一开始就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英国学者阿伦·布洛克(AlanBullock)的介绍,

2、古希腊人在创造哲学、史学、戏剧的同时,还创造了以“Paideia”命名的教育,并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的时期就已形成了传统。这种古老的教育具有四个特点:其一,强调七门学科(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的知识传授,并奠定了后来中世纪大学学科的基础;其二,它提供了在一个没有书本的世界中进行教授和辩论的技巧,并以语言的掌握、思想的精确、论辩的熟练为内容;其三,确认了西方文明的一个伟大的假设,即可以通过教育来促使人的个性的发展;其四,提供了一种人性达到最优秀发展水平的可能性。后来的罗马人发展了这种教育,称enkykliapaede

3、ia(即“全面教育”,英语encyclopaedia[百科全书]一词即源出于此)。到了中世纪,上面提到的七门学科被人称之为Liberalarts,意指“自由人的学科”,我国翻译成“文科”或“自由艺术”,泛指那些对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有价值的学科。实施这些学科的教育被称为“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学生用unmanista(英文为humanist)一词来称呼教他们古典语言和文学的教师,这些学科用studiahumanitatis表示,我国译为“人文学”(英文为thehumanities)。这大概是人

4、们今天普遍认为“人文主义”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原因之一吧,英文Humanism一词也即源于此。据我国学者董乐山介绍,我们将“Humanism”一词译成“人文主义”,可能是受《易经》中“文明以止,人文也”这一说法的启示。由上述关于“人文主义”一词来源的考察,可知“人文主义”一词实际上指称西方历史上的一种关于人的问题的认识、解释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现象,它没有固定的含义,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更迭。正如阿伦·布洛克所说的,他“不把人文主义当作一种思想派别或哲学学说,而是当作一种宽泛的倾向,一个思想信仰和信仰的维度。”[1]若从思想倾向的角度

5、来看,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从哲学上看,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相对应的意义上,人文主义更多地强调人本身,即关注主体世界超过关注客体世界,关注人本身的存在超过关注物质的存在,关注人的精神状况超过关注人的存在的物质基础。用雅斯贝尔斯的话来说就是:“人是精神,人之作为人的状况乃是一种精神状况。”[2]第二,从历史上看,人文主义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始终关注人在历史中的地位,把人当作历史的主体看,从而人文主义演变的历史,反映着西方文化对人的关注并致力于提升人的历史地位的历史。这无论从古希腊的文学、历史经典著作中,还是从文艺复兴

6、时期对人性解放的呼唤中,都可以看出来。特别是近代以来,伴随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有关人的地位和价值的呼声一直连绵不断。正因为如此,物质主义、技术至上与人文主义、精神解放始终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的运动在客观上影响并推进了西方历史的进程。第三,从教育上看,人文主义所坚持的一贯原则是追求人的更全面的发展,旨在通过人文学科的传授使人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和状态,以实现对人性的拓展,并能够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确证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人的力量。人是驾驭物质力量的主人,人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发现、开发、展现的过程,教育是这个过程的重要途径和工具。正

7、如康德所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3]。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文主义理想的持久魅力,植根于对教育坚定不移的信念。没有教育,特别是以追求人本身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的支撑,西方精心构筑的人文主义大厦,很可能塌陷。 二 在当代,随着哲学领域中人的问题研究的深入,教育理论中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也开始了它的现代复兴。在笔者看来,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发展,以黑格尔为界,可以视为两大发展阶段:到黑格尔为止的近代哲学,不管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基本上是受理性主义支配;黑格尔以后的现代西方哲学,是人的主体意识的全面觉醒,这种思潮一直持

8、续到当代。正因为如此,有的哲学家把哲学视为“人学”,把哲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视为人与外界的关系问题。本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现代科学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致使许多人从人类发展的全球视野来考虑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