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1997—2010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评价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1997—2010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评价

ID:33896552

大小:4.76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1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1997—2010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评价_第1页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1997—2010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评价_第2页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1997—2010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评价_第3页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1997—2010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评价_第4页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1997—2010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1997—2010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11期地理科学进展Vol.32,No.112013年11月PROGRESSINGEOGRAPHYNov.,2013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1997-2010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评价1,22134杨良杰,吴威,苏勤,蒋晓威,卫云龙(1.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芜湖241003;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中心,南京210046;4.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肥230036)摘要:引入非期望产出评价模型SBM-Undesirable,并基于时空演变的视角,对19

2、97-2010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97-2010年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水平整体偏低,且效率水平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08年表现较为突出;②公路运输负外部效应产出降低了中国公路运输效率的整体水平,而纯技术效率的变化则是影响公路运输综合效率变化的主要因素;③中国公路运输效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运输效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运输效率较低,且这种差异性有不断扩大的趋势;④在空间视角上,中国公路运输效率均衡性趋于降低,近年来由相对均衡逐步向非均衡甚至极化趋势发展;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能力、减少负

3、外部效应产出和增加运输有效产出是改善运输效率的重要途径。关键词:公路运输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非期望产出;时空演变;中国doi:10.11820/dlkxjz.2013.11.0031引言生产率指数对美国1987-2003年间道路货物运输业生产率进行了测算;Levinson(2003)从运输的多作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维性出发,在不同侧面构建指标对本国运输效率进运输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加快生产要行了评价;吴文化(2001)通过系统分析构建综合运素流通速度、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输效率评价体系,对中国运输效率进行了国

4、际比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势必要求较;顾瑾等(2008)、段新等(2011)基于DEA方法分公路运输方式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当前就交通地别测算了江苏省和全国公路运输效率;周和平等理学领域而言,对运输成本关注较多,如曹有挥(2008)同时采用DEA和SFA测度了湖南省29个城(1999)、曹小曙等(2003)、金凤君等(2007)、吴威等市的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张矢宇(2010)和贾元华等(2011)在相关研究中均对运输成本进行了探讨,但(2005)基于范围经济和项目评价理论对高速公路对运输效率尤其是公路运输效率研究涉及较少。经济效益和发展绩效进行了评价;陈

5、治亚等(2009)作为运输系统的核心(匡敏,2005),运输效率问题不通过对公路超限的研究,分析了其对公路运输效率仅影响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整个的影响。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也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吴已有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仍存在威等,2013)。因此,科学评价中国公路运输效率就以下不足:①现有关于对公路运输效率的评价,大显得十分迫切。多忽视了公路运输生产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环境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公路运输效率影响,如道路堵塞、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生态破坏问题进行了探讨。Apostolides(2009)基于Tornqvist等具有负外部效应

6、的产出,难以科学评价中国公路收稿日期:2013-06;修订日期:2013-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37)。作者简介:杨良杰(1989-),男,安徽宿松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运输地理。E-mail:734064811@qq.com通讯作者:吴威(1976-),男,安徽歙县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运输地理研究。E-mail:wudp1976@163.com1602-1611页32卷11期杨良杰等: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1997-2010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评价1603运输效率。②国内大多数学者通过对区域或

7、省域内公路运输效率的测度,从整体上分析了影响公路运输效率的主要因素,但对中国公路运输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分异特征研究很少。鉴于此,本文在考虑公路运输所产生的负外部效应情况下,试图构建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评价模型,在合理测算公路运输效率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从时空视角揭示中国公路运输效率发展演变特征,图1公路运输效率评价框架并提出运输效率改善途径,以期为中国交通运输业Fig.1Frameworkofevaluationofroadtransportefficiency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诸多优点,已成为评价相对效率的主流技术工具之2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一(A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