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文:談談青銅酒器中所謂三足爵形器的一種別稱(1)

謝明文:談談青銅酒器中所謂三足爵形器的一種別稱(1)

ID:33899420

大小:1.88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3-01

謝明文:談談青銅酒器中所謂三足爵形器的一種別稱(1)_第1页
謝明文:談談青銅酒器中所謂三足爵形器的一種別稱(1)_第2页
謝明文:談談青銅酒器中所謂三足爵形器的一種別稱(1)_第3页
謝明文:談談青銅酒器中所謂三足爵形器的一種別稱(1)_第4页
謝明文:談談青銅酒器中所謂三足爵形器的一種別稱(1)_第5页
资源描述:

《謝明文:談談青銅酒器中所謂三足爵形器的一種別稱(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79談談青銅酒器中所謂三足爵形器的一種別稱*本文受到2013年復旦大學新進校青年教師科研啟動資助項目“商周金文字詞考釋”(批准號JJH3148005)的資助。(首發)謝明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宋人所謂觶這一類青銅酒器的自名問題,我們曾經專門著文討論過謝明文:《談談金文中宋人所謂“觶”的自名》,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4年12月25日。http:

2、//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06。。那麼同是青銅酒器的所謂爵形器的自名情況又如何呢?商周古文字中有(《合》22184)、(爵丏父癸觥,《集成》09285)等形參看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類纂》,中華書局,1989年1月,第1065-1066頁。董蓮池:《新金文編》上冊,作家出版社,2011年10月,第642頁。,它們是爵形器的真實寫照,研究者一般釋作“爵”參看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1996年,第2760號,第2743-2747頁。周法高主編

3、:《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1975年,第677號,第3344-3353頁。,可從。然而在目前已經公佈的資料中,並沒有發現一例確定無疑的“爵”字用作爵形器自名的例子魯侯爵(《集成》09096)“”,一般認爲是自名(也有研究者認爲爵銘中的“”才是自名),有不少研究者釋作“爵”。此字頭部與“爵”有別,應非“爵”字,有研究者或認爲是“觴”字初文,這有可能是正確的。。我們認爲這可能跟爵銘大都比較簡短,且爵銘帶自名的例子本來就極其稀少有關。隨著新資料的發表,將來應會出現爵形器自名“爵”的例子。本文我們則準備重點談談爵形器的另

4、一種別稱。史獸鼎(《集成》02778)是一件西周早期器,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其内壁鑄銘文50字,銘文爲:尹令史獸立(涖)工(功)于成周。十又二月“”,舊皆釋作“一月”,我們認爲從該銘全篇佈局以及月字頂端筆劃來看,似宜看作“二月”合文。癸未,史獸獻工(功)于尹,咸獻工(功),尹賞史獸祼(瓚),易(錫)豕此字一般釋作“豕”,有個別研究者釋作“方”。從拓本看,雖似“方”字,但是從下引《故宮西周金文錄》所錄銘文照片來看,應是“豕”字。鼎一、△收稿日期:2015年3月31日發佈日期:2015年4月1日頁碼:15/15復旦大學出

5、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79一,對揚皇尹不(丕)顯休,用乍(作)父庚永寶(尊)彝。其中△字,原作“”。丁佛言認爲:“疑古爵字,從從酉省從止,戒荒飲也。或曰:象稱觴之形。参看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1975年,第3349頁。”《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討論△字時說:“從止從,即是爵的象形字,上像柱,中像流,下像爵腹與爵足。從止,止是足形,代表人在行走。古代舉行飲酒的典禮時,用爵來酌酒,依次序來使

6、人飲,稱爲‘行爵’。本義當是行爵,此處仍當酒器的爵講。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中華書局,1986年,第141頁。”《金文形義通解》釋作爵,認爲增從止,正文中把它摹作“”,檢索表中把它摹寫作“”張世超等著《金文形義通解》,中文出版社,1996年3月,第1289頁0823號、第3573頁。。《銘圖》02423釋作“(爵)”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5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41頁。,《商周金文摹釋總集》把此字摹作“”,亦釋作“(爵)”張桂光主編:《商周金文摹釋總集》第2冊,中華書局,20

7、10年,第418頁。。四版《金文編》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中華書局,1985年7月,第356頁。、《北京圖書館藏青銅器銘文拓本選編》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青銅器銘文拓本選編》釋文部分,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第5頁。、《西周銅器斷代》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中華書局,2004年4月,第90頁。、《商周青銅器銘文選》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第3冊,文物出版社,1988年4月,第91頁。、《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華書局,2001年,第48頁。、《

8、殷周金文集成釋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釋文》第2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356頁。、《故宮西周金文錄》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故宮西周金文錄》,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年7月,第208頁。、《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第2冊,中華書局,2007年,第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