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雌雄株的性别差异研究

鸦胆子雌雄株的性别差异研究

ID:33902477

大小:9.22 MB

页数:85页

时间:2019-03-01

鸦胆子雌雄株的性别差异研究_第1页
鸦胆子雌雄株的性别差异研究_第2页
鸦胆子雌雄株的性别差异研究_第3页
鸦胆子雌雄株的性别差异研究_第4页
鸦胆子雌雄株的性别差异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鸦胆子雌雄株的性别差异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致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靼日期:加l汐年D6月DⅦ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广州中医药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2、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擎论文导师签名日期:加I中年D占月D≯目摘要ⅢJIIlllllllllllPFrll/lllllJIIIIIPIIIIPIIIIIJY2623429鸦胆子Bruceajavanica(L.)Merr.是苦木科Simaroubaceae鸦胆子属BruceaJ.F.Mill.的灌木或小乔木,又名老鸦胆、鸦蛋子。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和云南等地。鸦胆子以成熟果实入药,是我国南方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中

3、记载:鸦胆子具有清热解毒,截疟止痢,外用腐蚀赘疣等功效,以鸦胆子油为原料制成的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口服乳液、软胶囊等制剂在临床用于治疗各种癌症,白血病和传染性皮肤病。除了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在生物防护领域,鸦胆子还是一种新型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的高效杀虫剂。鸦胆子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雌性开花后能结出果实。然而,在植株长大之前不能从形态上区分雌雄株,这给种苗的繁育和大规模的人工种植带来一定的难题。通过性别鉴定能够控制雌雄株之间的比例,减少种植生产成本,提高药材产量。本研究从形态学,化学染色,生理代谢和同工酶几方面对鸦胆子雌雄株进行研究,探讨雌雄株之间的性别差异,找出最有效的

4、性别鉴定方法,为鸦胆子种苗生产过程中雌雄植株的鉴别体系建立提供可行有效的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国内外研究综述查阅了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鸦胆子的研究进展,包括了种质资源调查,本草考证,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药效、生物保护及组织培养。并阐述了植物性别分化的原因,主要受遗传物质控制、环境和激素几方面的影响。2鸦胆子形态鉴定研究考察了不同地区雌雄鸦胆子的叶长,顶叶长,顶叶宽,侧叶长,侧叶宽,顶叶叶形指数、侧叶叶形指数、夹角和节间。成组设计检验结果表明,鸦胆子叶长,顶叶宽,侧叶宽,顶叶叶形指数、侧叶叶形指数在雌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通过主成分

5、分析筛选出叶形部分为主要影响指标,最后用经典判别法和贝叶斯判别法建立起判另IJ函数,贝叶斯判别函数优于经典判别函数,准确率高,用于鸦胆子成熟植株的判趴函数为:F1=一67.128+侧叶叶形指数×71.673+侧叶宽×7.126+顶叶叶形指数×96.53+顶叶宽×2.063+叶长×0.696(1)F2=一82.544+儇{1叶叶形指数×70.094+僻叶宽×837l+项叶叶形指数×115.964+顶叶宽×2.174+叶长×0.726(2)3鸦胆子化学染色差异研究溴麝香草酚蓝和甲基红染色法可以显示出雌雄之间的颜色差异,溴麝香草酚蓝染色8h~10h雌株呈赤褐色,雄株呈墨绿色

6、,甲基红染色40h雄株呈深红色,雌株呈黄棕色。在染色过程中,雌株变色快于雄株,溴麝香草酚蓝染色时间快于甲基红。甲酚红染色法对显色反应无明显差异。4鸦胆子雌雄株生理生化差异研究跟踪检测鸦胆子体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丙二醛,POD和CAT在半年内含量和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雌株在4月份明显高于雄株,可溶性蛋白含量雄株均高于雌株,并在9月份两者问达到显著差异。雄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雌株,两者的叶绿素含量在6~8月表现出极显著和显著差异。MDA含量雌雄株在夏季达到最高,但半年的含量动态变化测定中两者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雌株POD活性总体上高于雄株,7月

7、和8月两者活性比较达到极显著差异。CAT活性变化较为稳定,5月份时雌雄间有显著差异。5鸦胆子雌雄株同工酶差异研究鸦胆子成熟植株的叶片、嫩芽的POD同工酶和PPO同工酶在两性之间均有明显差异,叶片和嫩芽的POD酶谱相似,雄株有两条酶带,而雌株有三条酶带,POD.1为雌株的特异带。PPO同工酶在叶片和嫩芽的表达形式不同,雄株叶片酶带有五条,PPO.3为其特异带,雌株酶带有五条,但特异带出现在PPO-1。而雄株嫩芽PPO同工酶只表现出一条酶带,而雌株有两条酶带,PPO.1为雌株的特异带。未知小苗的性别鉴定可以从酶带的数目鉴别出雌雄株,雄株小苗POD同工酶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